孙中山为何叫ldquo;孙大炮rdquo;?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孙中山叫“孙大炮”,是人们对他的称赞。因为无论对满清统治者,还是对封建军阀,他都是一门摧枯拉朽的“大炮”;还有人说,叫他“孙大炮”,是因为他口才了得,一开口就有如大炮狂轰……事实上,“孙大炮”的绰号来自孙中山的政敌袁世凯,也并不是对他的赞许。

  1 912年8月,孙中山刚从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上下来。他入京跟新任总统袁世凯密谈多次,正与袁处于蜜月期。

  此时的孙中山周游世界,既有强烈的爱国心,又好学深思,满脑子理想。根据他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考察,他认为要富强,要“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而欲“货畅其流”,修铁路乃第一要务。他在与袁氏密谈时,提出这样的方案他愿专任修铁路之责,保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一说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请袁在同一时期训练精兵百万以强。据说,当时袁世凯一听,高兴得站起来大呼“孙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也回报一声“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的话虽出于一位伟大爱国者的至诚,但袁世凯心里认为他是信口胡吹。其后,袁在背后说孙中山是个“大炮”。“孙大炮”之名由此而来。

  袁派孙中山去修筑铁路,显然是投其所好,免得他继续革命或重新造反。谁知孙中山信以为真,向中西媒体正式宣布自己今后的使命之后,就认真地干起来。袁也特授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出任铁路总公司总理,设总部于上海。孙中山率领大批失业党人,乘豪华专车到全国视察。后来孙袁交恶,当局要清查铁道公司的账目,发现铁道一寸未建,而视察公帑却浪费百十万两,于是袁世凯要下令通缉“贪污犯”。

  直到今天,我国铁路总里程不过是8万公里,孙中山当年立下宏愿说在10年内修20万里即10万公里铁路,的确是不切实际。

  作为理想主义者,孙中山的其他一些构想也显然难以实现。譬如,他讲“实行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不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即可成地球最富之国”。

  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哲率部民1000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说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北逃时还带在身边。他死之后,玉玺失落。200年后,一个牧羊人见一只羊3天不吃草,还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宝玺。后来宝玺到了林丹汗手中,他死后,由其妻苏泰福晋、子额哲收藏。皇太极得到“一统万年之瑞”,如同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认可,自然大喜过望。亲自拜天,并告祭太祖福陵。他认为这是上天的眷佑,要他做一统天下的君主。于是,皇太极在众臣的拥戴下,于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举行隆重典礼,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标志着原先以女真—满洲为主体的女真国(金国),已经发展为以满洲为主体,包含汉族、蒙古族、东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内,民族多元、国家一统的大清帝国,并为清军入关后移鼎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准备。皇太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同明朝争夺天下,一场重要的战争即将发生,这就是松锦大战。

  祖大寿是锦州总兵,在大凌河之战投降皇太极,并答应回锦州作内应,里应外合,夺取锦州。,祖大寿没有履行诺言,献出锦州,而是坚守锦州。皇太极很生气,他的贝勒们也一致要攻下锦州,活捉祖大寿,再取宁远城,进逼山海关。此时的皇太极,在东边两征朝鲜,先结“兄弟之盟”又结“君臣之盟”;在西面征服蒙古察哈尔部,漠南蒙古臣服;在北面已经统一黑龙江流域;可以专注于南面——向明朝关宁锦防线的前茅锦州发动进攻。

  此时的明朝,已经腐败到了极点,清内秘书院副理事官张文衡向皇太极奏报说“彼文武大小官员,俱是钱买的。文的无谋,武的无勇。管军马者,克军钱;造器械者,减官钱。军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实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时,反趁勤王,一味抢掠。俗语常云“鞑子、流贼是梳子,自家兵马胜如篦子。”兵马如此,虽多何益!况太监专权,好财喜谀,赏罚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头。上下里外,通同扯谎,事事俱坏极了。”。

  在辽东,孙承宗告老还乡,又失去了袁崇焕、赵率教、满桂、何可纲等一批重臣武将,关宁锦防线的防御能力大为削弱。

  皇太极趁着这种形势,确认必先破关宁锦防线,占领辽西走廊,夺取山海关。他选择的突破口,就是锦州。锦州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极入关的第一步。

奇事网以上就是孙中山为何叫ldquo;孙大炮rdquo;?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