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条在什么情况下签定?二十一条是谁签订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的秘密条款。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后经中日协商,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民四条约》”。但须注意的是,“二十一条”不能等同于《民四条约》。
1914年8月21日,日本《朝日新闻》登出过日本即将向提出的“中日新议定书”6条,内称“因第三国侵害支那共和国之安宁、或于领土保全上有危险之时,日本帝国政府可采取临机必要之处置”、“支那共和国不得妨碍日本帝国政府之上述行动,而予以便利”、“日本帝国为达前项之目的,得临时收用在军事上必要之地点”、“非经两国政府承认,不得与第三国签定违背本协约之条约”等条款,其内容类似于日韩合并前日本与韩国签订的议定书的翻版。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世凯政府要求德国把侵占的山东半岛权益交还,遭拒。当时美国注意力已转移至欧洲,而英国则希望日本能成为在其远东的盟友,日本于是在8月23日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4年11月18日,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日本军从撤军的要求。1915年1月7日,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撤军要求。
1915年2月2日,日本趁欧美各国无暇东顾之际,秘密向袁世凯提出了五号共计二十一个条款(简称《二十一条》)的无理要求,逼迫袁世凯政府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满洲及蒙古的权益,以及承诺聘用日本人为顾问。日本的要求等同于将纳入成为其保护国。美国闻讯虽对日本提出抗议,但日方并没有收回其主要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绝对保密。1至4月,袁世凯一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逐步泄露内容,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的谈判代表多次拒绝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迫使日本作出让步。国内亦出现反日情绪。日本则以武力威胁。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发出通牒,限令于9日前答复。毛泽东得知后,愤而写下四言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最终袁世凯政府在5月9日晚上11时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要求,并于5月25日完成签字。5月9日被全国教育联合会定为国耻日,称“五九国耻”。
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性的难题一个由游牧民族统治的、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蒙元帝国,如何长治久安?
这个难题相当致命。因为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搭帐篷,一个盖房屋;一个文字初创,一个文明已云蒸霞蔚。一个崇尚武力征服世界,一个恪守儒家礼仪本分。而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整个蒙元帝国,几乎呈现出的是一个二元并立或者对立的世界。
有一个例子可用以说明。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有四个用帐篷群构成的后宫,叫四大斡儿朵。成吉思汗到哪个斡儿朵,就在哪办公,可谓移动的首都。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决定修建一个“不可移动的斡儿朵”,这就是蒙古人的第一个首都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里不仅有宫殿,也有为王侯贵族们盖的宅邸,蒙古人不去住,而是在城墙边搭起帐篷。住帐篷还是房屋,看似一种生活方式,但实际上代表着的是固守本民族传统,还是接受新生活的两种态度。它犹如一种象征和预示——住帐篷的帐篷党和住房屋的房屋党的水火不容。也昭告着蒙古人由此往后的派系之争即是坚持蒙古传统还是汉化。
这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实际情形是,矛盾和分裂来得不可思议的快,仅仅到成吉思汗的孙子这一代,冲突已然爆发——先是可汗蒙哥和皇弟忽必烈,而后是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竟然而拔刀相见。而这个时间从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算起,到蒙哥即位的1251年,仅仅24年。
兄弟不和看似与争夺皇位有关,而实则是执政理念的不同。根据《元史》所记,蒙哥被宣传是成吉思汗传统的化身,一位唯一不屈不挠恪守札撒——蒙古法律规范的人,主张“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而忽必烈呢,却被认为是个“汉人迷”。在他还是宗王时,招纳的幕僚就大多是汉人,比如海云和尚、刘秉忠、姚枢、赵璧。这一幕府的存在,似乎就是在促使蒙古人汉化。
忽必烈最初让蒙哥不爽的事是出征云南。姚枢建议,汉地以安抚第一,在儒家的治国理念里,安定民心比什么都重要。要尽量的“不杀人”。即便大理国拒绝投降,也不屠城。在以多杀人为荣的蒙古人看来,这种想法匪夷所思。
蒙哥即位后,他的三个弟弟犹如他的三驾马车。忽必烈负责管理漠南汉地,旭烈兀负责征服西方,阿里不哥坚守哈拉和林。管理汉地,忽必烈用的是由汉人组成的官员队伍,用的也是汉人的方法,他在河南、京兆(今陕西)和邢州(今河北)进行一系列改革,计划在这些地区重新建立模式的政府,复苏经济。
忽必烈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却引起蒙哥的猜忌。他怀疑他的兄弟试图在其领地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基础,并借此对汗位发起挑战。1257年,蒙哥忽然对京兆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组查封了大批行政档案,罢免忽必烈任命的官员,又处死了一批属下。情形似乎要危及到忽必烈了,这时姚枢出了一个主意到哈拉和林去见蒙哥吧,重申对大汗的忠诚,并请求原谅。于是蒙哥宽恕了忽必烈,兄弟和解。
度过危机的忽必烈,三年后就迎来了自己的天下,他以自己多年在汉地经营的政治经济基础,如疾风扫落叶般的,摧毁了与他争位的阿里不哥,然后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
登上帝位的忽必烈似乎可以放开手脚了,但事实并不如此。虽然为了成为好皇帝,他已经做得够好了——几乎采纳了谋臣刘秉忠的所有建议,除了恢复科举。不恢复科举,是因为他并不想全面汉化,也不能够全面汉化,因为那样的话,他的各级行政机构就会被汉人吞没。
忽必烈也并不完全依赖汉人,他把财政交给色目人,把军事委托给蒙古人。在政治制度的构架里,他还不得不屈从于蒙古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帝国是所有成吉思汗子孙的共同财富,他们享有世袭的军政经济特权,这叫家产分封制。
于是忽必烈奠定的蒙元帝国,是一个蒙汉混合物,这个混合物在他执政的头20年强大而稳定,但到他年老时,就四处漏雨了,等到他离去,蒙汉之争,竟成为分裂和破坏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亲蒙派与亲汉派轮番上台,每隔三五年,就要上演一出夺位大剧。
十三四世纪的蒙古人认同一个使命蒙古人要征服、统治全世界。但遗憾的是,他们却没有能力统合全世界,于是,成吉思汗给子孙留下了一个伟大的遗产,却也是一个致命的遗产
考古学家
- 如何安全下载并使用极品五笔86版
- 齐白石笔下的异形生物,如何其独特艺术风格
- 张雪迎多大了张雪迎身高是多少
- 命中注定圆满收官获佳绩,邢昭林新剧待播引期
- 希腊橄榄油:如何选购纯正高品质的橄榄油
- 长安道预告揭秘人性复杂,范伟遭拒糖探人心机
- 马男波杰克: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 赵丽颖关智斌电视剧简介妻子的秘密剧情剧集
- 张惠妹香港难掩幸福肥 松口坦承与调酒师恋情
- 名片设计指南:最佳尺寸是多少
- 洛杉矶时报的报道风格和关注点
- 蒋凡妻子背景探微:公众关注的焦点与热议的话
- 威戈军刀:性能特点与实用性
- 介绍售楼部效果图背后的,如何影响购房决策
- 甲骨文翻译背后的和技巧是什么
- 鸡胸肉热量究竟有多少 了解它的营养与减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