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分几品?古代官员ldquo;品级官职rdquo;大
我国古代的职官制度中,为了表示官员的地位与勋劳,除授予有实职的官衔外,往往还授予一系列荣誉性虚衔,而古人又特别重视这些虚衔,在署名时,常常把实职官衔和一系列荣誉性虚衔全部罗列于姓名之前,形成一大串,使人眼花缭乱。
今天咱们就一起盘点下古代官员的种种品级官阶的由来。
1、品
品是用以表示官员级别高低的标志,起源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官僚选择制度。当时将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9等,以备选用,称“九品”,后来将在职官员的尊卑也分9个等级,亦称九品。北魏时期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把每品分为正与从,第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又各分上与下,把最初的9个等级发展成30个等级。其排列顺序为
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从九品下。
这种等级区分,隋唐以后各代仍被沿用,直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略有差异。唐、宋时期的武职,从第三品起分上、下级,形成武职32个等级。隋代和清代只保留九品之中分正与从的办法,正与从不再分上下,且文职与武职相同,形成整齐划一的从正一品到从九品的18个品级。金代较为特殊,把第三品到第五品的正与从各分为上、中、下三级,形成42个品级。元、明两代与金代基本相似。
官员的品级与实任官职一般都相互对应。以清代为例,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六部尚书或总督为从一品,各省巡抚为正二品,布政使为从二品,知府为从四品,直隶州知州为正五品,知县为正七品,县丞为正八品,主簿为正九品,典史为从九品。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九品之内的官员才称“官”,也称“流内”,九品以外的办事人员称“吏”,也称“流外”或“未入流”。品级较高而任实职较低的官员称“行某某官”,品级较低而任实职较高的官员称“守某某官”。
2、阶
阶是一种无实职实责,专门用作标明官员品级高低的荣誉称号。在我国古代职官制度中,每一个品级都有一个相应的称号相匹配,统称“品阶”。例如清文阶官正一品称光禄大夫,从一品称荣禄大夫,正二品称资政大夫,从二品称通奉大夫等。
品阶之名称始于唐代,后各代沿用,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的名称略有差异。古人对品阶称号十分重视,在泰山现存的碑文中,其名款之前常常冠以“某某大夫”、“某某郎”等品阶称号,以示荣耀。
3、勋
勋亦属于无实职的荣誉虚衔,始于唐代。唐代除了规定了一套品阶名称外,又利用过去的散官虚衔搞了一套专为授予有功勋僚的荣誉虚衔,称为“勋”,受勋者称“勋官”。
北周时,本以勋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始定制,共12级,称“十二转”。其名称顺序是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最低的武骑尉称第一转,最高的上柱国称十二转。《木兰诗》所称“策勋十二转”,即授木兰为上柱国的意思,是级别最高的勋官。唐以后的五代及宋、金、元各代,皆沿袭了唐代的勋官制度,其名称也基本相同。明代把勋官分为文勋与武勋,武勋分十二转,其名称与唐代同。文勋分十转,其名称顺序为左柱国、右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尹、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
勋官的十二转,相当于阶官的正二品至从七品。清代废除了勋官制度,把勋与爵合而为一。
4、爵
爵即爵位,亦属无实职的荣誉虚衔。在所有表示官员地位高低的虚衔中,爵的起源最早。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郑注“禄,所受食;爵,秩次也。”可见“爵”就是贵族官僚的等级。现在可以确知的最早的爵位等级,出于战国时的秦国。商鞅变法时,把过去的爵位加以整理,明确规定为二十级,由二十级至一级分别是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其中第一级至第八级为民爵,第九级至第二十级才是官爵。秦始皇封泰山松为“五大夫”,即秦爵的第九级,为官爵之最低级。汉代的爵位只有王、侯两级。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并沿用了汉代的县侯、亭侯等名称。隋唐时的爵位分八等,同汉代一样,只有皇子才能封王、异姓功臣只能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给予爵位以后,一般不增加物质待遇,只有在爵位之后再加上“食实封若干户”,才有一定的收入。五代、宋、金、元时期的爵位基本如唐制。
清代的爵位分两个系统,一是皇族的爵级,分十等;二是皇族以外的爵级,分为九等。
5、公与孤
公与孤即“三公”与“三孤”,是我国古代最高级荣誉虚衔。
三公,起源很早。据载周代就有两种三公一种是太师、太傅、太保,一种是司马、司徒、司空。周代的三公是否是后来所称的三公还不能断定。“三公”之制到西汉才真正明确,以朝中执政三巨头丞相、太尉、御使大夫或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而以太师、太傅、太保作为三公的虚衔。自此以后,太师、太傅、太保一直作为最高荣誉虚衔,直到明清。
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少”,起源于汉代。《通典》解释为“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可知三孤是仅次于三公的荣誉虚衔。
西晋以后,又把汉代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官职发展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种荣誉虚衔,统称“东宫六傅”。此后的北魏、北齐及隋唐以后各代相沿不变。这样自隋唐以来,我国历代都有公孤系列的12种荣誉虚衔。这些虚衔无实职,无官属,无定员,只作为高级官员的加衔。其中地位最低的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相当于正二品。但无论何种高官,包括正一品大员,初次加公孤衔,一般仍需从东宫六傅的最低衔开始。由于太子称东宫,故“东宫六傅”又称“宫衔”,太子太保称宫保。清代对加宫衔的官员均称宫保,如称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为丁宫保。
来瑱是邠州永寿县人。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豳州为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永寿县有“秦陇咽喉”之称,乃“古丝绸之路”第一站,来瑱是这个县的历史名人,当地人不应该忘记他。来瑱的父亲来曜出身行伍,因军功升迁,开元十八年(730年)以鸿胪卿同正员的朝衔,担任安西副都护、持节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后来他的朝衔升至右领军大将军、仗内五坊等使,名扬西域。后来,即宝应元年(762年),因来瑱立功,而被追赠为太子少保。来瑱自小重名望气节,慷慨有大志,读过不少经书史传。天宝初,他随父亲在西域四镇节度使下任职。天宝十一载(752年),以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的朝衔和宪衔,担任伊西、北庭节度使下的行军司马。玄宗诏令群臣向朝廷推荐智谋果决和才堪统众者各一人,担任右拾遗的张镐向玄宗推荐了来瑱,张镐称赞他“有纵横之略,临事能断,堪当御侮之任。”还没来得及任命,他母亲去世,停职丁忧。
古代制度,朝廷官员的父母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尔雅·释诂》“丁,当也。”遭逢、遇到的意思。《尚书·说命上》云“忧,居丧也。”所以,“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丁忧期间,来瑱对母亲的孝心令周围的人感动。
一、坚守颍川,立功扬名
安禄山发动反叛,张垍又向玄宗推荐他,这时来瑱丁忧期未满。朝廷急于用人,夺情起用他代理汝南郡太守。汝南,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汝南为八方辐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尚未成行,叛军进攻颍川郡,朝廷又紧急任命他为颍川郡太守。
颍川郡,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后来治所屡有迁移,辖境渐小,最大时管辖至今河南驻马店地区。唐至德时又曾改许州(今河南许昌)为颍川郡。颍川城军粮储备丰盈,来瑱修筑防守工事,作好了迎战的准备。敌军进至颍川城下,双方展开激战,来瑱登城督战,亲身投入战斗。他箭法极准,百发百中,敌人应弦而倒。敌人看到城头上的来瑱,派降将毕思琛向来瑱喊话,劝来瑱投降。毕思琛是来瑱父亲旧将,毕思琛在城下跪拜哭泣,表示对来曜的哀悼,劝来瑱投降,来瑱置之不理。在颍川保卫战中,来瑱与敌人进行多次激战,杀敌无数,敌人闻风丧胆,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来嚼铁”。朝廷因为他卓越的战功,为他增加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官衔,代理御史大夫的宪衔,任命他担任本郡防御使和河南、淮南游奕使、逐要使和招讨使等。
鲁炅在叶县战败后,退守南阳,朝廷任命来瑱为南阳郡太守,兼御史中丞,充山南东道节度使、防御使和处置使,代替鲁炅。不久朝廷任命嗣虢王李巨为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李巨上奏朝廷,说鲁炅能守南阳,朝廷下诏令他们仍担任各自原来的职务。敌人围攻南阳好几个月,来瑱和襄阳节度使魏仲犀都分出手下的兵马救援南阳。魏仲犀派弟弟魏孟训领兵赴南阳,魏孟训来到明府桥时,看到敌人兵势很盛,心生畏惧,没有交战就急忙退兵,敌人在后猛追,魏孟训大败而还。来瑱部下兵力本来就不足,魏孟训战败的消息传来,人们都心惊胆战。来瑱安定军心,加紧训练,固守颍川,敌人对颍川郡无计可施。朝廷又下诏任命来瑱为淮南西道节度使。
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在收复两京的战役中,来瑱都立下显赫战功,和鲁炅同一道制书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大夫,来瑱为颍国公,食实封二百户,其他职务不变。食封是朝廷给予皇族、高官、寺院等的俸禄之一,其规定是将一定数量的乡户作为封户分配给食封者,免去租的一半和庸,调的全部,并配给一定的仕丁。食实封指受封爵并可实际享用其封户租赋。《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于时食实封者凡一百四十馀家。”胡三省注云“唐制食实封者,得真户,户皆三丁奇事网以上,一分入国。开元定制,以三丁为限,租赋全入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