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应对近视问题的?古人近视怎么办
因为近视问题,笔者自中学时代起就不得已戴上了厚厚的眼镜,尽管不是很乐意,但不戴的话做事出行的时候根本看不清东西。而环顾四周,我的同学和老师里面近乎一半左右的人也都和我一样戴着眼镜,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读很多书导致用眼过度的缘故,在当今时代,眼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读书人的象征,如果在大街上如果碰到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哪怕他干的活和搞学问研究相差十万八千里,人们也会觉得他长得像个知识分子。,笔者最近在阅读古代史书的时候,心中突然油出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今天一多半读书人都因为近视问题而戴上眼镜,想必古代的很多读书人也会因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扰吧?可是,从小到大翻遍了这么多史书,我却很少发现其中有关于古人近视问题的记载。这我就纳闷了,在古代科技条件那么落后的条件下,没有眼镜可用,一旦患了近视那可是没办法处理的事,怎么会连一点说明都没有呢?
有人说,这是由于古人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害怕被别人发现受到嘲笑,所以他们自己也少敢于对外承认自己患了近视看不清东西。所以,他们就这样推断,古代很多的文化名人其实都是大近视,这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窥出一二。比如说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明证这两位老兄近视程度的重要证据若非近视眼,明月光怎会看成地上霜?路都差点找不到?,这仅仅都是一些论证并不严密的笑话,是不能当真的。至于李白和陆游的眼睛是不是真的是近视,还很难确定。
也有人提出古人患近视眼的概率不多。为什么?从古人所处的环境来考虑,他们那会没有电视机和电脑,自然不会一天到晚盯着对视力有很大影响的屏幕看;他们没有游戏机,不用担心孩子在网吧里几小时甚至几天不出来;古代的人读的书数量不会很多,以前只需将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读好即可,现在的小孩子每学期就得上多达十几门的课程,光书包都有十来斤重;以前的书上面的字号都很大,厚厚的几摞书加起来不一定能上几万字,而现在薄薄的一本书就可以放得下数十万字,我们日常去读的那些报纸的字号更小,一版上面就是密密麻麻的一大堆。,我们现代人眼睛承受的压力和负担都要比古人重得多,不近视才怪。
对于古人为什么很少患近视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们在读书时喜欢摇头晃脑的缘故。我们在看很多古装剧时也会看到,里面的读书人在读书时老是摇头晃脑,感觉这种动作甚是滑稽。,这摇头晃脑的动作居然还和眼睛近不近视有关系?重庆的一家养生研究所所长张贵文认为,摇头晃脑的动作就相当于是古人的“眼保健操”。据介绍,他做养生研究已经长达20多年,经他多年观察与思考,发现古圣先贤、帝王将相、大师名家乃至普通的读书人,几乎都没有得近视眼的。他查阅了大量古医书后,发现早在商朝武丁时代,先贤就有包括眼病(当时称“疾目”)的甲骨文卜辞;《黄帝内经》中虽有多种眼病及解剖的记述,但就是没有近视眼的记载,搜罗眼科药物最广、述说最详细的《本草纲目》等等,同样没有近视眼的记载。对于类似近视眼的记载,古代医术中只有清代《医宗金鉴》记有一证。
后来,张贵文访问了近百名曾读过旧式私塾的老人,发现他们“约80%视力都很好”,而摇头晃脑就是这些老人在读书时必不可少的习惯。这使得他意识到摇头晃脑与预防近视之间的密切联系。那么,摇头晃脑为什么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呢?张贵文经过研究后认为“常摇头晃脑,使颈椎得到放松,从而预防近视。”张贵文从中医的经络学和现代解剖学中了解到,眼部的病变和近视眼多与颈椎病变有关。如有的人左眼的视力就比右眼差,就因为左边颈部的淤积比右边重的缘故。,近视的发病率跟生长发育有关,有两个高发年龄段,第一个为男10岁左右,女9岁左右;第二个为男15岁左右,女14岁左右,此阶段是人体内最大生理转变的阶段。张贵文带着这一发现去调节人们的视力,效果也非常良好,他说“我曾调理过10多例近视眼患者,最低为0.1视力,通过每人30余次调理,再教他们自我颈椎按摩手法,2至3年内他们的视力基本恢复至1.0奇事网以上。”
其实,即便古人患近视的概率不高,但由于受到遗传、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中间还是有不少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中有着最早的关于近视的记载“欧阳文忠(就是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宋代文莹《玉壶清话》记载了一则因为近视失态以至于惶恐染病一命呜呼的事例“孙汉公……为右司谏,以弹奏竦望,疏议刚鲠。知制诰,掌三班。素近视,每上殿进札子,多宿诵精熟,以合奏牍。忽一日,飘牍委地四散,俯拾零乱倒错,合奏不同,上颇讶之。俄而仓皇失措,坠笏于地。有司以失仪请劾,上释而不问。因感恙,抱病乞分务西雒。不允,遣太医诊视,令加针灸。公性禀素刚,对太医曰禀父母完肤,自失护养,致生疾疹,反以针艾破之况生死有数,苟攻之不愈,吾岂甘为强死鬼耶?遂不起。”明代亦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寥寥几字,将一个老眼昏花,到处磕磕碰碰,只能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读书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出来。纪晓岚就“貌寝短视”,说明他貌丑而有近视。这说明古人对近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什么应对办法。如果近视度数深,那就要贴着书看,达到“闻墨”的境地。
可怜古人也近视。要是现在,除非是极少极少的顽固近视,一般只要戴上两块由玻璃或树脂制成的眼镜,不管是有形的还是隐形的,都可以让近视的问题轻而易举地被解决。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眼镜开始出现的呢?他有没有惠及到和我们时代比较接近时期的古人呢?
其实,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世界上第一付眼镜到底是由谁发明出来的。人类可能早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使用透明水晶或宝石磨制成的透镜具有放大影像的功能。但真正将透镜嵌入镜架做成眼镜,有人说是出自中世纪意大利多斯加尼的亚历山大·史毕那 (Alessandro di Spina)之手;也有人说是十三世纪英国学者罗杰·贝肯 (Roger Bacon)所发明的。不过,当时的眼镜还只能说是放大镜,阅读时拿在手上才能使用。
也有人根据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所记载的“老人为了清晰地阅读而戴着眼镜”,而断定眼镜最早出现。据说,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这种眼镜造价不斐,在当时也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据说,就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的代价换一付眼镜的记录。这说明当时的眼镜数量极为稀少而且非常珍贵,在整体上没有发挥多少作用,而且是否是近视镜还不一定。
眼镜发明初期,工匠们只会磨制凸透镜,直到公元1400年左右,矫正近视的凹透镜才问世。那时,人们方便眼镜戴住,采取了很多奇特的方法,有用紫铜架架在两鬓角上的;有的用细绳缠绕在两耳或固定脑后;有固定在帽子里,也有安在手杖上的;有些人后来用绳子将其系在胸前,并逐步发展成长柄单眼镜。
尽管眼镜的发明方便了很多视力不好的人,但因为那时镜片多用水晶石或其他宝石制成,成本偏高,所以在它被发明早期并不流行,1784年,美国的大政治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双焦距眼镜。1937年法国人发明了一种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树脂镜片,此后,这种镜片便被广泛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西式的眼镜大约是在15世纪中期传进。据说是在1410年,由满剌加国王朝贡而来。但因为当时的眼镜镜片是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戴不起,故而常被皇帝当作宝物赐给大臣。当时的眼镜叫“单照”,即只有一片镜片,戴起来也不太方便,用时戴,不用时就摘下。相传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就是个大近视,平时常用单照。清代后期,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价格更加便宜的新式玻璃眼镜也大量传入,被更多地人接纳和使用。眼镜的出现确实给视力不好的人提供了一些帮助,但出于礼仪问题,明清官场上官员见上司时是不能戴眼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记载一个官吏因近视而怠慢了上司的故事
“却恰好是本省抚台。这位抚台,果然是少年科第,果然是上条陈上红了的,果然是到了山西任上,便尽情张致。第一件说是禁烟,却自他到任之后,吃鸦片烟的人格外多些。这天忽然高兴,出来私行察访,遇了这王伯述,当面抢白了一顿,好生没趣!且慢,这句话近乎荒唐,他两个,一个是上司,一个是下属,虽不是常常见面,回起公事来,见面的时候也不少,难道彼此不认得的么?谁知王伯述是个大近视的人,除了眼镜,三尺之外,便仅辨颜色的了。官场的臭规矩,见了上司是不能戴眼镜的,所以伯述虽见过抚台,却是当面不认得。那抚台却认得他,故意试试他的,谁知试出了这一大段好议论,心中好生着恼!一心只想参了他的功名,却寻不出他的短处来,便要吹毛求疵,也无处可求;若是轻轻放过,却又咽不下这口恶气,就和他无事生出事来。”
国旗和国歌在今天可谓是一个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象征。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都是在新建立以后制定和发布的,再往前延伸,懂点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时武汉革命政府以十八星旗作为自己的旗帜,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又制定了五色旗作(象征“五族共和”)为民国国旗,在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当上民国总统、民国政府北迁北京后后,这一旗帜又为北洋政府所继承。当北洋政府奔溃,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成为的中央政府以后,又颁布了一面新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国旗。,这些熟为人知的国旗都是在民国成立以后的事,当我们将视角继续往前延伸到清朝,的国旗又是什么样的呢?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就不甚了了了,甚至很多人会认为清朝根本就没有国旗,因为教科书上没有介绍,社会媒体也很少提及。那么,清朝到底有没有制定过国旗呢?
笔者在过去阅读近代史教科书的时候,曾注意到书上面有这么一个细节,那就是1917年张勋进入北京扶持清朝废帝宣统复辟,导致整个北京大街的景象曾一度恢复到了清朝时的旧模样,其中一样,就是居民们降下代表民国的五色旗,代之以“龙旗”(因为清朝灭亡好几年了,龙旗不好找,好多人都是临时用纸在布上面糊的),那么,这“龙旗”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既然可以用于替代民国国旗,那么它是清朝的国旗吗?书上面没有任何交代。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后来又查阅了一番资料,这才终于恍然大悟,这面“龙旗”确实就是清朝的国旗。那么,这面国旗又是个什么来头呢?
我们不妨先说说国旗诞生的历史。国旗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是一个十分新奇的玩意儿,它并非自古就有,实际上一直到近代才在欧洲出现。据说,世界上第一面国旗是丹麦国旗,据丹麦史诗记载,公元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也称“胜利王”)率军对爱沙尼亚异教徒征战。6月15日隆达尼斯战斗中,丹军陷入困境。突然,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军奋勇作战,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在当时国旗并没有很快被应用开来,原因是当时欧洲各国封建王权势力还很强大,并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意识。随着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展开,国家的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高涨,大量国旗这才应运而生。然后,随着欧洲殖民者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展开侵略和扩张,国旗的理念也就随之被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以来,随着亚非拉国家独立的高潮,大批国旗随着新独立的国家诞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包括未被普遍承认地区)的国旗数量已达到199面。
自然也不例外。国旗的诞生也是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的影响下逐渐诞生的。古代虽有多种多样的旗帜,但主要用于帝国内部各种仪式,用来标识公侯将相的身份地位以及集团属性等,却一直没有国旗的理念,更谈不上去制定一面国旗作为整个国家的象征。旗帜在古代还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之中。是世界上出现军旗最早的国家之一,原始社会后期起即以旗帜作为聚集族人的标志,进军打仗时打的一种旗,上面画鸟隼图形,有着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古代军旗旗色、旗幅大小、旗杆长短和装饰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反映其文化心理。各朝代的军旗均在旗幅上标有朝代简称的字样。如绣有“唐”字,便是代表唐朝军队。,统帅和将领常在旗幅上绣自己的姓,以与别的军队区别。像关羽之军打“关”字旗,岳家军打“岳”字旗。也有以称号为旗的,如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打“闯”字旗。这一点,我们在观看古代历史的电视剧时就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和指挥军队的需要,旗帜样式不断改进,种类不断增多。明朝军事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设有主将用的三军司命旗,识别将领身份的认旗等。因为旗帜在军事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旗”这个名称更是进一步演化成了一种军事单位的名称。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满清八旗军就是根据旗帜图案而命名的,即画龙和不画龙的黄、红、白、蓝四色共八种旗帜。
1890年开始正式使用的大清国旗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起来。但在刚开始,清朝统治者仍然顽固地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欧洲来的这些国家都是些不足挂齿的“蛮夷小国”,不需要与他们平等的外交活动,自然也不必和他们一样张挂国旗。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清政府才逐渐认识到制定一面国旗以作为国家象征的重要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进一步侵入,开始在水域部署海军。中外水师如果同处一块水域,免不了生出许多冲突。由于没有统一的官船旗号,大清水师在与西方海军的交涉中吃了许多哑巴亏。1862年,湖北长江水域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英国人硬说不知道那是兵船,拒不负责。恭亲王奕痛定思痛,开始考虑在海军中制定一面统一的旗帜来区分中外船队,于是找两江总督曾国藩商量相关事宜,曾国藩表示赞同。奕提供给曾国藩参考的方案是“黄色龙旗”,而曾国藩考虑到“黄色龙旗”与八旗中“正黄旗”的形态接近,为避僭越之嫌,提出将“黄色龙旗”削去一角,成为一面形制特异的三角尖旗。1862年(同治元年)10月17日,清廷批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旗帜方案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以龙旗作为官船旗号,就这样,龙旗在外交层面上具有了王朝或者说国家的象征意义。
虽然设计龙旗的初衷是用作水师官船的标志,但由于清政府没有其他可以用作国家象征的旗帜,这面龙旗事实上已经被外国人视作大清国国旗。据何如璋1877年《使东述略》记载,大清使团船近内口时,要停下来施炮二十一声,桅杆升日本国旗,日本戍兵也在对面升龙旗,“炮如其数,互相为敬”。至迟到光绪初年,龙旗的使用范围已经从船上扩大到陆上。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展馆北向建木质大牌楼一座,上书“大清国”三字,两旁有东西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1881年(光绪七年)9月,清政府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后,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型。
由此可见,最早在外事场合使用的龙旗,是一些外国机构或个人自作主张替使团设计、制作,并应用于外交仪式上的。龙旗作为涉外事务中的国家象征,大约在同治年间逐渐被官员所接受,但在对内明确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象征,则是更加晚近的观念。1888年,在李鸿章等人主持下,才在《北洋海军章程》中第一次使用“国旗”这个新概念“按西洋各国,有国旗、兵船旗、商船旗之别”。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依然决定使用黄龙旗(黄底蓝龙抢赤珠)为大清国国旗,含义是龙是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说,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亦为满清之色。1889年3月,两广总督张之洞要求善后局按照新规定绘制国旗兵船国旗改为长方形,黄色,中嵌青色飞龙。5月,出使美国大臣张荫桓奏请按《北洋海军章程》,以长方形龙旗为国旗,斜幅龙旗为商旗。是年,新样式的国旗正式启用。这就是的第一面国旗。如此算来,从1862年到1889年,近代第一面国旗从雏形到定型历时将近三十年。
说完国旗,接下来说说国歌。国歌与国旗一样,都是欧洲近代的产物。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1569年,荷兰人民为抵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与压迫,高唱《威廉·凡·那叟》(奥兰治的威廉)冲向敌人,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荷兰人民对这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十分地热爱。后来,这首歌曲成了荷兰的国歌。从此以后,许多国家也争相模仿,制定出自己国家的国歌。
与制定国旗的过程类似,清朝国歌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78年(光绪四年),曾纪泽出使英、法,两年后又兼任驻俄公使,谱写了名叫《普天乐》的歌曲,并作为“国乐”的草案上呈朝廷,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不过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时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的国歌,李鸿章顿时傻了眼从来就不知道“国歌”为何物。慌乱之下,李鸿章只好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这个“国歌”的歌词写得还算大方“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此曲后来改称《李中堂乐》。
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在需要唱国歌的时候,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来当国歌使用。
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谕令内阁正式制定国歌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门创作、呈览的“国乐”。这首“国乐”名为《巩金瓯》,歌词是这样的“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尽管这首歌的歌词听起来有点晦涩难懂,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十分美满,无非是上天保佑我大清延绵万世什么的“承蒙上天庇佑,当保牢疆土。老百姓们都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会像苍天一样不会塌下,像大海一样不会枯干。”说来可笑的是,与这首歌所表达的寓意恰恰相反,仅仅6天之后(即10月10日),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清政府随即土崩瓦解,迅速走向了灭亡。,这首国歌并没有传唱开来,很快被人们给遗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