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到现在三千年来振奋过人的标语口号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击外来侵略,这句话成为近代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29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19世纪60年代起,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等人提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外,还有一种战争,即“商战”,的工商业者自此以“富国”理想的担当者步入历史。

  30变法自强

  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危机空前加剧。洋务派和维新派中很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东渐的趋势,于是提出该口号。

  杨靖宇(1905-1940)

  抗联一军军长、抗联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化名张贯一,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村。1926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同年5月初加入共产党。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做白区工作。1929年春到东北地区工作,担任抚顺特支书记,后被捕入狱。“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满洲反日会党团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1932年初中共哈尔滨市委重新建立,杨靖宇任市委书记,同年4月代理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1月将磐石游击队扩编为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时任政治委员,同年5月当选中共满洲省委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时任师长兼政委。1934年11月任南满特委常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2月部队宣布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7月成立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任总司令兼政委,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940年2月23日被日伪军封锁围剿在吉林省蒙江县(现靖宇县)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激战中壮烈牺牲。

  李红光(1910-1935)

  抗联一军一师师长

  李红光,原名李弘海,别名李义山,朝鲜族,1910年生于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丹洞。1925年随父母到吉林省磐石县。1926年到伊通县流沙嘴子屯定居。幼年时读过几年书。1930年8月加入共产党,组织了20余人的赤卫队,任队长。1931年春任伊通特支组织委员,同年4月任磐石中心县委委员。1932年初成立磐石义勇军,任队长。1933年1月磐石义勇军整编为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时任教导队政委,同年春粉碎敌人四次“讨伐”,6月率队攻打大兴川、营城子等地,7月任抗日军联合军参谋部参谋长,同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参谋长,是杨靖宇的亲密战友和最得力的助手。1934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时任一师师长兼政委。1935年4月下旬率队进入桓兴游击区,同年5月8日在老岭沟与200多人的日本守备队相遇,苦战到天黑,李红光在观察敌人火力点时不幸中弹,第二天在桓仁县黑瞎子旺密营中牺牲。

  王德泰(1907-1936)

  抗联二军军长、抗联一路军副总司令

  王德泰,1907年5月23日生于辽宁省盖县第四区詹家村后王家庄。10岁放牛,12岁读书,三年后辍学出外学徒。1926年到延吉县靠种地、当店员等谋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反日活动,不久加入共产党。1932年初,到老头沟煤矿开展工人运动,任该矿反帝同盟书记,同年底组织二十余人加入延吉抗日游击队,先后任小队长、中队长、大队参谋长等职。1933年9月任东满特委军事部长。1934年3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政委。1935年3月任师长,同年5月30日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1936年3月部队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二军时任军长,同年7月成立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时任副总司令、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1月7日在抚松县与蒙江县交界处的小汤河村遭到伪骑兵七团袭击,在追击敌人时牺牲。

  魏拯民(1909-1941)

  抗联二军政治委员、抗联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

  魏拯民,原名关有维,字伯张,别名魏民生、魏锄耕、李新良、张达、冯昆、冯康等。1909年2月3日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9岁念书,16岁考入太原一中。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1月加入共产党。1928年2月考入私立宏达学院。1932年春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1934年末被派到东满地区工作。1935年2月任东满特委书记,同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时任政委,7月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初从苏联回国,任抗联二军政委和军党委书记,同年5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兼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二军军长王德泰牺牲后,指挥二军转战抚松、蒙江、磐石等地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6月任第一路军副司令和总政治部主任。1940年秋因病不能带兵,不得不离开部队到密营养病。1941年1月20日病故。

奇事网以上就是从先秦到现在三千年来振奋过人的标语口号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