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4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藏族是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人口约480万,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甘、川、滇等省。藏族早在公元7世纪就建立了吐蕃政权,有高度发达的农耕与畜牧文化,在文学艺术、医药、建筑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下面奇事网小编给大家介绍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

  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简介

  按藏族居住区地形、气候差异,可分为河谷、草原和林区。河谷区地势较低,海拔2000-50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适于农作物生长,如西藏拉萨、日客则、江孜,四川甘孜,云南迪庆等。这里自古以来人口集中,文化发达,农耕技术比较先进。草原区地势险峻、区域辽阔,海拔3500米奇事网以上,属大陆性气候。该地区水草肥美,人口比较稀少,为藏族主要牧区,如青海玉树、甘肃甘南、四川阿坝等。在河谷与草原区之间,有许多面积大小不等的半农半牧区和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如西藏山南、工布,青海海北、玉树,四川阿坝、甘孜等林区。

  藏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喜欢跳不用乐器伴奏的“卓”,农区喜跳“谐”,此舞充分发挥了藏族服饰之长。还有适于室内表演的“囊玛”,适于广场表演的“果谐”,城市流行的“堆谐”,半职业性民间艺人表演的“热巴”等。

  藏传佛教影响下形成的宗教意识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而且极其虔诚。漫长的农奴制,落后的科学文化,贫困的生活条件,人们只能以藏传佛教宣扬的虚幻世界作寄托。具有国家机器威力的政教合一政权,以行政手段推行宗教,更使藏传佛教深入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成为藏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主宰和共同的宗教意识。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中原大乘佛教与西藏苯教三者融合的产物。保存了原始宗教的多种崇拜和巫术活动,还迎合人们急于摆脱苦难的心理,宣扬快速成佛法,适合经济、文化、生活境况落后的人们,支配着人们向往幸福的思想和一切活动,在民间舞蹈中也明显地表现出来。

  藏传佛教影响下形成的宗教意识宗教意识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藏族民间舞蹈多载歌载舞,有舞必歌。歌词中常歌颂活佛、喇嘛与寺庙,这是人们心目中神圣之化身;舞蹈中多表演孔雀,因为孔雀是神鸟,吉神的象征,可逢凶化吉。藏传佛教认为,佛的“六字真言”具有祈愿成就之意,人们常念诵可积功德早日得到解脱。“六字真言”在民间舞蹈中虽不直接运用,但常把与此心理有关的唱词“热、瓦、冈、该、托、模、若”(或只唱前六字)放在歌舞的开头作为祝愿,这句唱词藏语意为“如在天上的吉祥宝座前跳起吉祥之舞”,舞蹈中唱到这句歌词,宗教意识油生。云南中甸“锅庄”《玛雅察当》《其林皆模》等即如此。

  藏传佛教影响下形成的宗教意识藏族民间舞蹈除歌词反映人们的宗教意识,舞蹈队形变化、行进路线等也体现宗教观念。舞蹈时多围成圆圈,或男女分站成半圆形,对唱问答、边歌边舞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顺时针方向沿圆圈前进,这和转经筒、绕寺庙的右旋一致。强调右旋看似简单,其实有深奥宗教哲理,佛教教义推崇右旋为上,塑造佛像的顶髻要塑成“右旋螺发”;佛的手足和胸部上有右旋的“吉祥喜旋”,即“卐”符。此符号源于古印度,为太阳与火的象征,是佛胸部的端相。佛教传入后,此符号寓意万德吉祥。武则天于长寿二年(693年)定此字为吉祥符号,读作“万”。舞蹈中的右旋,反映对太阳的崇拜,对吉祥的追求等宗教心理。青海玉树的“依”,舞至高潮,男子舞步加大,超过女子,自成一个小圈,女子在外围成半圆,形成“0)”队形,名为“日月同辉”,藏语称“尼达卡卓”,也有宗教观念和表示吉祥的含义。

  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例如“孔雀吃水”这一形式,半农半牧区中甸“锅庄”的表演,牧区色彩较重;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时,农耕生活的气息更浓。对唱问答歌词近似,但模仿孔雀起舞时,其形象则明显不同。中甸锅庄“孔雀吃水”表演到,演员还要将双手背于身徐缓下蹲,俯身用嘴将地上的碗衔起,用左手接碗起身立直后,右手沾些碗中的水弹出,高呼“其林当巴萧”(“祝福”之意)。大家随之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其林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

奇事网以上就是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