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丝文物考古队对南澳部分遗址进行考古调

考古发现 2023-11-22 14:1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汕头海丝文物考古队对南澳部分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完成了考古报告。受访者供图

  在汕头市南澳县当地,很多人都熟悉这一段故事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因元兵追迫,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从海路撤退来到南澳。在南澳县云澳镇,至今仍有一处名为宋井的风景区,其中的古井遗址,便是相传当年宋代皇帝及将士一行在南澳饮水的水井。

  2004年,在修建宋井风景区时,在宋井景区西北面距宋井遗址约8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址,这处建筑遗址疑似太子楼。这里的太子是指宋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7岁弟弟广王赵昺,而太子楼便是其当年在此驻跸的处所,也可谓是落难时的行宫。

  为揭开这一建筑的面纱,2016年,由汕头市文广新局配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汕头海丝文物考古队在南澳对海丝文物点进行了考古调查。这处传说中的太子楼,便是这次考古调查中的一个重要调查点。

  近日,考古报告出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南澳这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

  部分建筑构件及大量文化遗物被发现

  考古报告中,考古队对太子楼遗址考古调查作出这样的描述发现遗址遗存可分为二期,一期为宋时期,二期为明时期,采集到部分建筑构件和大量的文化遗物。

疑似太子楼遗址瓦当拓片。受访者供图

在南澳疑似太子楼遗址,部分建筑构件及大量文化遗物被发现。受访者供图

疑似太子楼出土筒瓦。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发现,遗址遗存可分为两期一期为宋时期,二期为名时期。受访者供图

疑似太子楼出土的铜钱。受访者供图

  在清理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建筑遗址的结构分为主房和偏房。主房为三进深、三开间结构,而偏房则因为保存范围太小而难以分辨进深和开间结构。根据部分墙基解剖来看,不见有基槽,墙体直接在原生土上砌筑。下部铺石条,石条之上用瓦片堆砌,两面都很平整,可能是砌筑时用夹板规范固定,墙宽38-41厘米,残高0-120厘米。内部应为木架结构,泥瓦盖顶。对于遗址的墙体及结构,考古报告中如是分析。

  ,在考古报告中还提到了小面积的边长为28厘米的正方形铺地砖成45度斜行错缝排列,直径35厘米、高17厘米、刻有对称的四条瓜棱槽的圆柱形柱础以及西墙外的排水沟等建筑遗址中的细节。

  除了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查之外,本次考古勘探还发现了较多筒瓦、板瓦、瓦当、脊饰等泥质陶的建筑构件以及大量碗、盘、碟、盏、罐、砚台等生活用具。其中,碗、盘、碟、盏均为青釉瓷,少见青花瓷,罐、砚台为陶质。,还有一些宋元时代的铜钱。

  根据这些发现,考古队初步断定,该建筑遗址始建于南宋,明时期在原基础上进行大规模重建,不过重建时对早期建筑扰乱较大,遗址保存情况较差。

  那么,这个遗址是不是传说中的太子楼呢?

  关于太子楼遗址,在1945年所著《南澳县志》有所记载太子楼在云澳海崖,叠石为楼。相传宋幼弟驻跸时所筑,今尚存,旁有指挥甬道,遗址宛然。曰太子者,仍其旧称耳。谨案楼非人工所筑,乃巨石生成,高矗平顶,俯临海滨,如罗浮石楼之类,端宗播越海上,驻澳仅逾月,亦非筑楼游观之时。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了解到,当时这座行宫确实是较为简陋。不过考古队却认为,虽然文献中太子楼的位置与遗址所在的位置相近,但却因为建筑风格和内容存在差别,无法判定该遗址就是传说中宋帝居住过的太子楼。

  大致确定南澳古城墙走向位置

    共3页:
  • 123下一页
奇事网以上就是汕头海丝文物考古队对南澳部分遗址进行考古调查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