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曼殊简介,揭秘一代奇僧的故事人生!文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苏曼殊简介,一代奇僧的故事人生!【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说起苏曼殊,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传奇,在近现代史上,虽然说有很多在文学、音乐等方面有创造性的人,却没有再出过苏曼殊这等大师。他被陈独秀称为绝顶聪明的人。究竟苏曼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妨跟我一起来看看下文中的奇事网小编的苏曼殊简介,一代奇僧的故事人生!
文章底部有苏曼殊视频详细介绍,通过苏曼殊视频您可以更深度的了解苏曼殊这个人。
苏曼殊简介生卒1884—1918
出生地日本横滨
居住地广东香山(广东中山)人
全名苏曼殊
原名戬
字子谷
学名元瑛、玄瑛
法名博经
法号曼殊
笔名印禅、苏湜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是我国近代集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苏曼殊才艺双绝,但坎坷的身世,养成了孤僻怪异的性格、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
苏曼殊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广东茶商。他的父亲苏杰生是广东香山人,在日本经商时私纳日本女子河合仙为妾,并与河合仙的妹妹河合叶子私通生下苏曼殊。
叶子生下苏曼殊不久就嫁给了一个海军战士,苏曼殊自小跟着外公外婆,名义上却是河合仙的儿子。由于苏家对异域媳妇不予承认,河合仙最终又改嫁了他人,苏曼殊受到苏家歧视,四处漂泊,过着半僧半俗、半疯半癫、无依无靠的生活。
苏曼殊生平1903年后留学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
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 ,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5岁。
苏曼殊是怎样的人?在他离世前后的那一长段时间里,文化圈内可说是无人不知,甚至一度出现过“苏曼殊热”(鲁迅语)。在他去世近90年来,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他的研究始终乐此不疲,关于他的传记已有十数种出版;另一方面,苏曼殊这个名字在大众中已约有50年“鲜为人知”。但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今天的老百姓大多知道他。此处便是浙江杭州——他的埋骨之地。作为一个以移民为主体而立都的杭州,从南宋开始就兼容并蓄,视移民如土著。出生是籍,入土也是籍,苏曼殊长眠于杭州西湖之孤山,杭州人自然便视他为杭州人了。而且,当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当时的杭州市政府在孤山建立了一座“中山纪念亭”,与诗僧之墓近在咫尺。如此选址,恐怕与念及先生与诗僧之间的友情不无缘由吧。
苏曼殊怎么死的苏曼殊曾患脑疾、疮痛、寒疾、痢疾、咯血症、肠病、肝跳症等,可他从不节制口腹之欲,以此缓解内心的忧伤。他曾写道“午后试新衣,并赴源顺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
一次友人陈去病买了一包栗子,共食后,苏以为美味,趁陈睡觉时,又去买了一包,陈去病劝他说“栗子吃多会腹胀。”苏曼殊不以为然,独自把一包吃尽,结果晚上胀得难受,呻吟到第二天天亮。
除,苏曼殊喜欢饮冰水,章太炎曾记得苏曼殊在日本“一日饮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易白沙请苏曼殊吃饭,苏暴食罢,说“不行,吃多了!明日须病,后日亦病。三日后当再来打扰。”
苏曼殊还嗜糖,自称“糖僧”,他曾自记在杭州“日食酥糖三十包”,小说名家包天笑曾有一诗调侃苏曼殊的嗜糖顽习“松糖橘饼又玫瑰,甜蜜香酥笑口开;想是大师心里苦,要从苦处得甘来。”
苏曼殊除了贪吃也贪色,在上海时,常出入妓院,但只是陪着聊天,他有洁癖,不允许妓女碰他衣服,但谁倾诉身世之苦,便不惜给与重金。可豪爽之外,苏曼殊每笔花销都会细心记录,甚至几个铜板的小事也不放过,可他在“青楼楚馆”开支竟高达1877元,而期买书花的钱却只有500多元。
1912年,苏曼殊出版了《断鸿零雁记》,这是一本自传体的爱情小说,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是“鸳鸯蝴蝶派”中的名篇,也是苏曼殊的代表作。
1918年春,苏曼殊病卒于上海宝隆医院,据传说,住院期间医生对他的饮食严加控制,不准吃糖,可他却逃出医院,去街上大吃八宝饭、年糕、栗子和冰淇淋,致肠胃病加剧而死。死后,在他的床下、枕旁找出不少糖纸。
苏曼殊的爱情苏曼殊有着一种蚀骨的身世悲凉、母爱之渴,一生耽迷风月场,出入秦楼楚馆,倚红偎翠,寻找母亲的影子,慰藉他孤独的魂魄。虽然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但他对艺妓百助枫子毕竟动了真情,他亦曾与百助同床共枕一夜,相安无事。
百助枫子问曼殊“大师和我究竟如何?”曼殊道“我怕达到沸点也!”许是为了成全这个出家人,枫子就此远离曼殊而去,独留曼殊在沉沦中怅怅不可终日,等到百助再度送回到他身边,曼殊却又靠向了他的皈依处,这时他向百助宣告说“禅心总被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对此茗山大师曾感叹不已,他说自己是在禅堂参悟,而曼殊却在妓院得道。
苏曼殊小说的优缺点苏曼殊一生只活了短暂的35年,但创作了6部著名小说,即《断鸿零雁记》(1912年)、《天涯红泪记》(1914年,未完成)、《绛纱记》(1915年)、《焚剑记》(1915年)、《碎簪记》(1916年)、《非梦记》(1917年)。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与社会阻挠间的矛盾冲突,作品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
其小说基本是三角恋爱的框架两个有修养的痴情女子主动追求一个具有近代西方文化修养又囿于封建传统文化的柔弱的多情男子。如《断鸿零雁记》中的三郎与雪梅、静子,《碎簪记》中的庄湜与灵芳、莲佩,《非梦记》中的海琴与薇香、凤娴。
在传统的爱情文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男性主动追求女性,而苏曼殊的小说无一例外的都是女性主动追求男性,而且还是二女追一男,这种三角恋爱框架能使故事发展波澜起伏,更有利于情节的展开。
苏曼殊小说中的“女追男”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女性表现出热烈、大胆、主动的青春气息,如五姑追求昙鸾、静子追求三郎、阿兰追求独孤生、莲佩和灵芳共追庄湜、凤娴和薇香共追海琴等;
在男女亲热(生理)方面,小说中基本都是女性主动向男性示好求欢,如拉执男性的手或扶携男性,就连亲吻,也往往是女方主动亲吻男方;
还有另一个突出而奇特的现象每篇小说中都有女性主动送礼物(如定情之物等)给男方。如《碎簪记》题目中的玉簪,就是灵芳所送给庄湜的。
1、从单篇小说看,苏曼殊小说情节结构既能使情节丰富多彩,又能体现作者及其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冲突。
综观历代文学作品,“女追男”的现象也时有反映。像苏曼殊描写“女追男”现象描写得如此突出、集中的,却是不多的;而且一般写女追男,也都是写女方态度主动罢了,像苏曼殊小说中的大量的亲热时女方频频主动示好、缠绵处女方屡屡授赠礼物等现象,更属少见。
自传体中篇小说《断鸿零雁记》以“余”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叙事,改变了以往小说家用全知全觉的第三人称叙事的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真实,娓娓道来,凄楚感人。通篇共27章,却没有一章有回目,它“是抒情体小说的嚆矢,完全摆脱了章回体的窠臼”。
“余”出现在作品中使习惯于中国传统小说的读者耳目一新,其妙处也立刻显示出来真实。在中国传统的小说中,叙事者总会以全知全能的身份出现,仿佛是万能的上帝,能够知道故事的发生,预见故事的结局,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样一种高高在上的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不如我讲你听的人性化交流关系来得亲切。
苏曼殊小说以表现深刻独特的感情体验见长,他的创作中存在着一个显著特征——即自我重复性。这种“重复”,对于急切宣泄痛苦的苏曼殊来说是无意识的;惟其如此,才更深刻地表明苏曼殊爱情经验的匮乏和不幸的爱情在苏曼殊的潜意识中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创痕。
——缘于此,苏曼殊的内心世界中始终蕴涵着一种不期至和不待外力激促而勃发的创作发生动力;也正是源于此,苏曼殊小说主人公的“走”,都不是来自对“希望”的信念和追求在苏曼殊所创造的那个艺术天地里,并未显露那种真正属于“未来”的有力因素,甚至没有任何“亮色”以暗示人物可能出现的命运转机。
苏曼殊的小说全部采用悲剧结局,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惯例。三郎、昙鸾、燕海琴出家,梦珠坐化,雪梅、霏玉、灵芳、莲佩、薇香自尽,五姑、阿兰病死,谢秋云、马玉鸾为尼,阿蕙嫁个木主,一个个年轻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一对对有情人就这样生死相隔,给小说蒙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突破了中国小说固有的艺术氛围,给他的小说创作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2、从苏曼殊创作的六篇小说看,苏曼殊小说情节结构缺乏变化,给读者以雷同感,从而使苏曼殊的小说表面上看上去缺乏新奇感。
小说创作与诗歌创作虽同属文学创作,但其中仍有很大差异。诗歌创作可以靠灵感一挥而就,小说创作可以靠灵感触发,灵感却不能贯彻始终,在较长的行文过程中,作者的思考会使他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修正。
所以一个作者所作的诗歌,创作模式雷同的大有人在,如感怀类、送别类等主题,可以在一个作者的诗集中多次出现,而小说创作模式雷同的却较少。但苏曼殊是个例外。
苏曼殊的小说主题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他的作品中都是男女恋爱的题材,最终结局也都是悲剧,主人公要么出家为僧为尼,要么自尽,阻碍的原因不外乎金钱和门第观念。苏曼殊的小说情节结构大量雷同、长期雷同,这难免使苏曼殊的小说表面上看上去缺乏新奇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采用这种格套化的情节模式正是苏曼殊的有意之举,这样更能强化这种情节模式的表达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苏曼殊部分诗集鉴赏苏曼殊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令人叹绝的诗作。章太炎曾把他的作品《春雨》当众读给大家听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并欢喜赞叹道曼殊现在写的诗,无人改得一字了。
七绝·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住西湖白云禅院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晨起口占
一炉香篆袅窗纱,紫燕寻巢识旧家。莫怪东风无赖甚,春来吹发满庭花。
花朝
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
七绝·淀江道中口占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莫愁湖寓望
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柬法忍
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南楼寺怀法忍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为玉鸾女弟绘扇
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
苏曼殊部分画作鉴赏苏曼殊的传奇人生随着人们对近代文学的不断发掘,苏曼殊研究已然成为近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作为一个近代有名的佛僧文学家,使后人对其的人生地解读充满了多义性。前期学者主要从苏曼殊的宗教信仰入手已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本文拟从苏曼殊的诗文创作着手,就其迷离的身世、悲悯的爱情、孤愤的英雄等几个方面来反观苏曼殊的传奇人生。
苏曼殊1903年后留学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4岁。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译为《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原文地址http://.yi2./article/201606/13168.html
1、苏曼殊茕独的人生
“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高尚的艺术。”周作人先生用这样一句简单而深刻的话就界定了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苏曼殊在他的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雁巢”,可是特殊的家庭环境,对人生苦痛的深刻体悟,注定了这样一个青年茕独的一生。“身世之恫”的愁苦,最终逼使他皈依佛门,在那里他寻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
“曼殊”本是一个佛教名字,因为佛教苏玄瑛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文显得省净、自然清新,正是这样,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在诗文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对于佛教的某种独特的感受,在文学与佛教间,曼殊以其不懈地努力构建了一座影响一个时代文人精神的桥梁。
“苏曼殊在自己的许多文章中表达了孤独情怀,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与理想,多情与惆怅。苏曼殊的诗大多数是在孤独时有感而发的,所以我们只有真正的读懂了苏曼殊的孤独性,才可能读懂他的小说、诗歌和画。”
在《潮音》的跋中,苏曼殊说:“曼殊阇黎,始名宗之助,自幼失怙,多病寡言,依太夫人河合氏生长江户。”透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体悟出苏曼殊人生的孤寂,但它却或多或少的给读者一种悲怆感,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苏曼殊童年的不幸,这可能也为曼殊以后人生的无所归依感埋下了一粒待发芽的种子。
“一日,有相士过门,见之,抚其肉髻,叹曰:‘是儿高抗,当逃禅,否则非寿征也’”去庙宇中拯救自己即将在尘世逝去的生命,是苏曼殊人生的重大转折。正是这样的命运安排,使他在许多诗歌作品中屡屡写到了自己“光头袈裟”的形象,让人感受属于他的佛教徒的别样的生活趣味。
如他1909年写的《本事诗十首》(其九)“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一生拥有孤芳自赏、是非分明的个性特质。一生都显得与外界格格不入。
陈仲甫先生在评价苏曼殊时说:“至于人情世故上面,曼殊实在也是十分透澈,不过他不肯随时俯仰,只装点做癫癫疯疯的样儿,只佯狂免祸罢了。”透过陈先生的话,我们看到了苏曼殊似乎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消极免害。
苏曼殊的一生是凄苦悲恸的,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他认同了 “人生皆苦” 的佛教理论。他在佛教的精神中去寻找失去的人生,希望获得灵魂的解脱、心灵的慰藉,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天空。
当佛祖以其无边的法力,也无法使这颗失去常态的心灵回复到正常人的思绪时,曼殊选择了一种自我的解脱方式,即乞求尽早的死去,从而来换得来世的安宁和平静。
如《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不知涕泗之横流也》一诗所述: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泪眼更准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就展现了曼殊心中那份淡淡的愁思。
综观其部分的诗文作品,曼殊没有因为佛教而使自己走出抑郁的境遇,并没能真正解脱,这或许与他从小就有的那种孤独感有着深刻的联系,也就造就了他茕独的人生。
2、苏曼殊悲悯的情僧
佛理要求六根清净,祛除欲念,作为僧人的苏曼殊,在他身上则体现出了俗人的一面。他写了许多泪与爱交织的诗作,而哀情小说《断鸿零雁记》更有苏曼殊人生的影子。
这些作品成为了后人解读苏曼殊人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中所交织的爱与佛理则成了争论的焦点。的确,透过苏曼殊的人生行状、生活情趣,我们无法界定他是一个真正的佛门僧人,还是一个眷恋尘世的普通文人,是僧?是俗?我们无法准确的去界定。
,我们却可以说,苏曼殊的诗文中的确蕴含着某些佛教的因子。这正是苏曼殊与众不同之处,因而柳亚子先生说“他是‘不可无一,不可无二’的人物。没有曼殊来点缀清末民初的文苑,大概会觉得比现在还要寂寞些。但倘然满坑满谷,都是曼殊式的文学家,则又未免太杀风景了。”
《断鸿零雁记》是苏曼殊的一部极富自叙传性质的哀情小说。在作品中渗透了苏曼殊对于人生的独特体悟,身入佛门的他,体会到了佛教的戒律与自然人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带给他的巨大的痛苦。
在《断鸿零雁记》中雪梅给三郎的信是这样的:
妾雪梅将泪和墨,裣衽致书于三郎足下:先是人咸谓君已披剃空山,妾以君秉坚孤之性,故深信之,悲号几绝者屡矣!静夜思君,梦中又不识路,命也如此,夫复奚言?
透过这段文字足见雪梅是一位多才深情、痴情贞烈的奇女子。面对雪梅的真情,三郎也表露了自己的心迹:“雪梅者,余未婚妻也。然则余胡可忍心舍之,独向空山而去?读者殆以余不近情矣。
实则余之所以出此者,正欲存吾雪梅耳。须知吾雪梅者,古德幽光奇女子也。”这样看来三郎并不是不爱雪梅,而只是选择了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去保护雪梅。悲剧也就在离开的那刻酝酿而成。
多年后,当三郎从日本归于祖国,打探到的雪梅的消息却是“迨出阁前一夕,竟绝粒而夭”,三郎“此时却得噩信,乃失声而哭”。
这一令人感伤的悲剧故事,贯穿始终的却是三郎对雪梅的爱恋,不过这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只属于庙堂里的曼殊。人本凡夫俗子,若要超然物外,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心里拥有佛教禅理,虽如大海般广阔,当要消尽人生所有烦恼似乎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文中的三郎因情而出家为僧,又因情爱而困惑不堪,正是在这种困惑中,曼殊找到了解救人生的出路。从三郎给另一位爱人静子的信中可以看出他的选择,“吾与吾娣终古永诀矣!余实三戒俱足之僧,永不容与女子共住者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曼殊用禅心抑制住了真的爱情。
在苏曼殊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种柔和的感情涟漪,如《本事诗十首》(其六):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青年女性的温柔的怀念,每当情欲与信仰冲突的时候,尽管内心充满着“无量的春愁”最终也只能是“纵有欢肠已似冰”。透过这样平静的文字,我们体会到了一位多愁善感诗人的无奈。
总观苏曼殊的诗文与人生行迹,我们发现苏曼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和尚”,“一寸春心早已灰”(《樱花落》)的曼殊,在“与人无爱亦无嗔”(《失题》)的背后,享受着尘世所给予的快乐,成为了一位既僧又俗的“情僧”。
3、苏曼殊孤愤的英雄
苏曼殊生活在正值中国社会遭受空前灾难的时代,特殊的时代环境,让青年时代的曼殊感受到了生存的焦灼。1902年冬天苏曼殊参加了由早稻田大学学生组成的革命团体――青年会,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在这个团体中苏曼殊认识了很多优秀的革命志士,这给苏曼殊以后的革命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后,他又进入到了成城学校学习军事,在强烈民族精神的激励下,苏曼殊在1903年加入了“中国学生拒俄义勇队”,成为了一名积极的队员。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苏曼殊的诗文也彰显出革命的情怀。
1903年所作的《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就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曼殊用“鲁连蹈海”、“荆轲刺秦”,这样充满悲壮之感的典故,激励处于尚无自觉意识的群众奋起反抗,一起拯救处于颓势的民族。《女杰郭耳缦》则更鲜明地展现出了苏曼殊对革命的坚定的态度。
在文中苏曼殊用了夸张的手法写了美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言论和事迹,他还肯定了众多的无政府充当刺客角色。如果说《女杰郭耳缦》还是一种温和地劝说,那么《呜呼广东人》就成了挽救弱国的激愤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赋予了苏曼殊以灵感,其译作《惨世界》展现了对传统社会和独裁统治的强烈控诉,作品以极大的热情叙写着苏曼殊笔下的英雄人物――明男德。
主人公是一个完全中国化了的时代青年,他满怀抱负和希望,继承了中国侠士的性格特点,爱打抱不平,企图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世上的一切不公平。文中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极力否定,明男德认为“只有那班支那贱种奉行金科玉律,难道我们法兰西贵重的国民,也只要听他那些狗屁吗?”
之后,明男德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暗杀总统,尽管结果失败,但这确实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苏曼殊在这里虚构了一个革命的故事,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戏剧性地表现出了当时中国革命青年的主张和愿望,这是与此时的时代环境相吻合的。,可以说《惨世界》不仅是对整个中国封建文化的颠覆,而且也是对中国革命势在必行的一种召唤。
1903年以后的这段时间中,苏曼殊的努力工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也使得革命成为苏曼殊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综观苏曼殊传奇的一生和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文,笔者以为,他因孤独而抑郁,因佛理而睿智,在红尘与解脱,出世与入世的相互挣扎中,最终体悟到了佛教和生命的真谛。在近代文学史上,他以 “拜伦式”的自由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富有情感的诗文,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苏曼殊恨不相逢未剃时于我看来,苏曼殊的红尘之旅,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既负如来又负卿之行。
苏曼殊出生在美丽的樱花国度日本,有一位对他视如己出的养母,一个温柔的日本女子。可能也,他最看重的女子都来自日本。奈何母子缘太浅,因父亲生意问题随父回到故乡中国。
从此他在高墙大院中得到的只有歧视和折磨。在经历了情伤后,苏曼殊选择出家,从此开启了披着袈裟游历红尘的人生。
苏曼殊游走在妓女与伶人间。他对无数女子动情,也做到了洁身自好,保持适当距离。却在每一位早已看破世态炎凉的女子愿意为他打开心扉时,选择决然离开。
有人说,他伤害别人的也在伤害自己。笔者想说,伤害自己不要紧,请别辜负红尘中诸多已经千疮百孔的红颜。况且本人并没有觉得他伤害了自己,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与他有关的女子,无非是陪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知己。他开心后,自然是只有离开。
他没有所谓的侵犯红颜的贞洁,却深深伤害了青楼女子们冷漠许久却为他重新燃起爱的心。既然从一开始就只当眼前女子是红尘过客,又为何让其为之哀伤多载。如果真的动情,又如何做到转身便寻新欢。
苏曼殊在佛门和红尘间穿梭。“佛”说他与佛门有缘,悟性又高,佛是慈悲的,愿意原谅这位还眷恋着红尘的僧人。世人说,他是披着袈裟行走在红尘的“花和尚”。
他伤心了绝望了,就跑到佛门中闭关修行,他厌烦了无聊了,就回到世间喝酒吃肉找红颜谈心。如此反复。有人说他活出了自己。
我了解他为时代创造了艺术作品,也懂得要从多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也许是本人道行太浅,实在不能接受苏曼殊这种“活出了自己”。这种活出了自己于我看来,它的代名词就是“没有定性”。
,苏曼殊也有让我动容的地方。年少的他和菊子如樱花落般唯美的初恋却也如樱花落般凄凉的结局凄美的让人心疼。苏家深宅里的人未曾给过他一丝人间真情,却亲自逼死了少年曼殊的爱情。
菊子的死让我心疼,也让我对苏曼殊产生了怜悯之心。甚至让我对日本大多数姑娘的印象都好了。《爱如禅 你如佛》中说,如果菊子没死,或许也逃不过苏曼殊的“抛弃”。
我却不以为然,如果菊子没有死,我相信他们会守着樱花、守着养母河合仙共度一生。正是因为菊子死了,苏曼殊这只大雁没有了落脚之地,没有了伴侣——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孤雁。
如果说对已故之人的所有评论都会因为她的生命静止而被赋予更多美好,那么另一位女子,她没有因为苏曼殊结束生命,却也让我为之所动,让我对没有定性的苏曼殊动了恻隐之心。她是百助。
又是一位日本女子。苏曼殊为百助吟诵《琵琶行》。他认为他们是前生有约,今世的相遇是来还愿的。他为百助作诗,听百助调筝,与百助倾心而谈,让百助交出真心……
毫无意外地离开百助。“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我愿意相信这首诗出自苏曼殊的真心。相信百助和其他女子不一样。相信她在苏曼殊心中的地位仅次于菊子。
“日日思卿令人老,孤窗无那正黄昏”。在离开百助后,苏曼殊为百助作了许多诗。既然知道“遗珠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的道理,作再多的诗也是徒增心伤。或许苏曼殊想证明,这一次,他真的爱了。但却苦于自己一袭袈裟已落地,配不上也给不了佳人凤冠霞帔。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惜苏曼殊负了如来又负卿,更负了自己。
苏曼殊被南怀瑾评价为性情中人: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由章太炎先生与“南社”诗人们烘托,擅长鸳鸯蝴蝶派的文字,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
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从此出入于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时,诚为异数。好事者又冠以大师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误以为僧,群举与太虚、弘一等法师相提并论,实为民国以来僧史上的畸人。虽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苏曼殊视频奇事网网奇事网小编了解了苏曼殊简介之后,大家可以知道,他虽然才华横溢,一生穷困,有的时候他甚至需要去典当行当掉自己的衣服来换钱,常常因为没有衣服穿而无法见客。对于苏曼殊来说,这样的一生,早点结束也不见得是坏事,非常遗憾的是他没有能留下更多的佳作供后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