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密简介,隋唐英雄李密怎么死的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李密简介,隋唐英雄李密怎么死的【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喜欢隋唐故事的人应该都知道李密这个人,因为瓦岗寨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人群,其中李密就是他们的领导人,隋唐英雄李密是隋唐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李密被称为法王,李密最初参与了杨玄感的反隋的起义,并且担任重要的职位,后来李密去到了瓦岗寨,并且多次大破大隋军,得到了瓦岗寨的首领翟让的认可,翟让也决定让李密做瓦岗寨的首领,由于中间的利益关系的存在,导致了瓦岗寨内部发生了动乱。
于是大隋军开始进攻瓦岗寨,于是李密投靠了越王杨侗,并且在越王杨侗的授意下,与败北的宇文化及对战,并且在与宇文化及的对战中损失惨重,虽然宇文化及被打败了,王世充乘机大破李密军队,李密于是不得不投靠了大唐,可是不久之后,李密有反叛了大唐,被大唐的盛彦师所杀,李密一生追求自己的王位,却落了一个惨死的结局,这一点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惋惜,本文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李密简介,隋唐英雄李密怎么死的。
李密简介姓名李密
字玄邃,法主
朝代隋唐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
祖籍辽东襄平
父亲隋柱国、蒲山郡公
出生日期582年
逝世日期619年1月20日
葬处黎阳山西南五里处
职业魏公
年号永平
主要成就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屡破隋军,大败宇文化及
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后期领袖。大业九年参与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起兵反隋。玄感败,李密逃亡。十二年,入瓦岗军。同年十月,因李密劝翟让迎击隋悍将荥阳通守张须陀所统精卒,大败隋军,故翟让命他分统一军。
李密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乐意为他所用。他建议袭取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赈济,扩充队伍,然后进取东都。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攻取洛口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李密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
李密为何被认为是小人在隋末乱世,李密无可争议算个“人物”,作为瓦岗寨二世“带头大哥”,他把一个小小山头,愣是发展成为威震中原的一个“大魏国”。
唐书《李密传》细述了李密的家世,李密出身豪门,曾在隋朝东宫中当差,却因为喜欢探头探脑乱看被隋炀帝赶跑。炀帝对李密的评价是——“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顾盼不常”的李密注定不安分。刚过而立之年,便随司徒杨玄感发动了一场反叛。
但杨玄感刚愎自用,不久就成了短命隋朝的刀下之鬼。走头无路,被到处追捕的李密终于被逼上瓦岗寨,加入了翟让的队伍。李密加入瓦岗寨以后,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发挥,他为瓦岗军设立了纲领路线,他运筹帷幄,诱杀张须陀,破兴洛仓、回洛仓,败刘长恭,可谓声名远播。
于是,一世“带头大哥”翟让便将头把交椅主动让给了李密。就在李密成为“带头大哥”后,他的“顾盼不常”的品性开始显露。天下未定,他就开始斩草除根,并且竟选择了拿恩人兄弟开刀。由此,瓦岗与李密的命运出现直下的拐点。
李密与翟让这两个交接的“带头大哥”,从融洽走到不容,完全是李密的品性所致。不讲“义气”是李密这个“带头大哥”最令人诟病的地方。本来,瓦岗军的创始人是翟让,是翟让主动把“带头大哥”这个位置让给李密的。,李密却恩将仇报,为了保自己的地位,竟起了狠心,设计暗杀了翟让。
李密如何建立大魏江山李密的曾祖及祖父为北朝显贵,父亲是隋柱国、蒲山郡公。李密承袭父爵,为侍从官。大业初年,李密称病自免官,闭户读书。
李密为官宦世家,曾在朝廷任亲卫大都督一职。后对隋朝廷不满,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
他曾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下策是攻打洛阳。杨玄感恰恰采取了必败的下策,攻打洛阳。失败后李密被监禁,不久在押送途中逃脱。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让在东郡(今河南滑县东)发动农民起义,因以韦城瓦岗寨(滑县南)为根据地,故称瓦岗军。李密投奔于翟让军中,向翟让进献“攻取荥阳,争雄天下”之策。在李密的全力帮助下,翟让很快实现了夺取荥阳的目标,李密也深得翟让的赏识和重用,他的实力和威望在起义军中大增。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春,李密率精兵七千,攻取兴洛仓,占据仓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百姓纷纷归附义军,李密的队伍很快壮大,并多次打败隋军,步步逼近东都洛阳。不久,在洛口仓城建立了政权。由于众望所归,李密被翟让和众将领拥戴为主,称“魏公”,年号“永平”。接着,李密率兵攻克巩县,轻取回洛仓,兵临洛阳城,双方战于东都郊外。在此期间,李密大量起用隋朝的降官降将,并杀害了翟让,从而取得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然瓦岗军的军事实力也受到重创。
李密为何将瓦岗寨带向灭亡李渊故意让王伯当同李密一起去山东,待李密一出长安就诏书召回。此时李密果然中途叛唐,最终中了埋伏被斩。死时年三十七。从“带头大哥”到人头落地,他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
穷途末路之际,李密这个“带头大哥”身边只剩下一个王伯当跟随,基本上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李密用人的失败。李密最重用的手下,多为没有操守定力的小人。
比如极端自私自利的邴元真,深得他的信任。,李密以一个外来“带头大哥”身份来统治“山贼”,不小心点是不行,可是他从来没有培养起一帮德才兼备的人辅佐自己建功立业,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只有一个王伯当死心塌地,一人之力,却又能如何?
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密的死,对瓦岗军对唐朝都没有坏处,因为这种“带头大哥”少一个,他们就多一分安全。义之不存的聪明,充其量会变成“小聪明”,没定力的能人,最终就变成“顾盼不常”的小人。
这就是李密败亡的死结与宿命。李密与瓦岗寨的败亡虽属突然,但却是必然。问题就出现李密这个“带头大哥”的“顾盼不常”上,由是,使得他和瓦岗寨善始不能善终。
李密大破宇文化及在隋炀帝被杀后,宇文化及率领最精锐的骁果军北上要回西北,洛阳必经之路,此时李密的瓦岗军已经多次击败王世充的洛阳军,围困洛阳多日,就要城破之时,宇文化及赶到,由于必经洛阳返回西北,而李密包围着洛阳,于是宇文化及就包围李密,洛阳方面皇泰主就忽悠李密,只要你干掉宇文化及,我就让你进朝廷当辅政大臣(类似诸葛亮),李密大喜,当下率领瓦岗贼寇和宇文化及的骁果军在童山死嗑,双方损失惨重,结果是宇文化及不陪他玩了逃到魏县称帝,然后被窦建德灭了,而李密元气大伤,尚有10万人,而精锐却不多。
隋唐英雄李密怎么死的李密归唐,李渊大喜,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大为恐惧,决定叛乱。
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旧将张善相。
李密的所作所为被熊州副将盛彦师得知,盛彦师率兵埋伏在的陆浑县南邢公岘(今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武德二年腊月三十(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经过,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首长安。
李渊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勣献黎阳投降,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得到李渊的允许。随后徐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七仞。
李密的陈情表李密的《陈情表》是古典文学抒情艺术的佳作。文章陈述了自己和祖母刘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表露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语言如泣如诉,感人肺腑,难怪能打动杀戮成性的晋武帝司马炎,至今读来仍然有着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原文地址http://.yi2./article/201606/13167.html
李密之“孤”令人慨叹
1、出身孤独,《陈情表》中,李密对自己孤独无依的情况和情感多有论述。第一段中谈及自己的身世时说道“伶仃孤苦,至于成立”,长辈上“既无伯叔”,平辈上“终鲜兄弟”,晚辈上“晚有儿息”,亲属上“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以致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些描述形象地勾勒了一位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的凄苦形象,让人不忍卒读。
2、情感孤苦,文章第一段李密还书写了其他的一些情况和情感譬如“苦”情和“弱”情,但分量远远不及“孤”情,为什么李密一提及“孤”情就有控制不住的表达欲望,乃至于后面还提到“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笔者认为实在有必要深入探讨。
李密极力渲染孤苦,目的何在?
从表现手法上看,多写“孤”情可以更加凸显祖母刘抚养自己的艰辛和不易,这是衬托的手法,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文章的浅层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如此。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宗族观念强烈。家族的兴衰成败和每个成员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一个家族繁荣强盛与否,和家族人口特别是男人的多寡有着密切的联系,家族人丁兴旺,“七郎八虎”则意味着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甚至称霸一方。
家族的成员也会引以为荣颇感自豪。反之,单亲甚至几代单传的家族则显得势单力薄,在没有政治背景的支援下,在人情世故中就会处处被动,家庭成员也会遭人歧视受人白眼。显然,李密就不幸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中。家族中三代单传,并且李密的幼年时家族既没有强大的政治背景,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我们可以想象李密幼年的处境,除了祖母无私的抚育,恐怕再没有人关注过这个默默承受“门衰祚薄”重压的孩子。在别人的冷眼中长大的他没有其他孩子的那种左右逢源,所以,这种人丁不旺带来的孤独感对李密心灵的伤害,可能是持久的和最严重的,即使长大了,这种伤害也像潜在的伤疤一样,一遇到合适的气候,便在心中隐隐作痛。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密在文章中泼墨如水不可抑制地书写“孤”情了。
,李密不可能在文章中任由感情的潮水任意蔓延,不加限制,他知道这篇文章要达到的目的。相反,李密之所以如此行文,也是理性冷静思索之后做出的决定。
晋司马氏政权是在对曹魏政权进行强行篡夺的基础上上台的。在中国正统观念中这样的政权是不合法的。司马炎上台伊始,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
从内部看,他的祖父、父亲为了给司马氏家族夺取帝位铺平道路,曾经对曹操以后的曹氏家族及其附属势力进行过残酷的屠杀,但这件事所造成的阴影至今仍然横亘在人们的心中。内心忠于曹魏的势力貌恭而心不服,随时可能伺机作乱。
从外部看,蜀汉虽平,孙吴仍在,虽说此时的东吴已不足以与晋抗衡,但毕竟也是不小的威胁。所以这一切使得司马炎在政治上倍感孤立。而最为封建帝王,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政治上的孤独,这一点通过晋武帝太康元年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可以看出。
而现在,李密的《陈情表》却让他看到了现实中自己的影子。李密在生活中是孤独的,晋武帝在政治上是孤独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这种处境上的契合,使晋武帝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也是《陈情表》能够打动晋武帝的重要原因。李密能够深刻洞察晋武帝心理上的弱点,并在行文中对症下药,得益于他洞悉人性的睿智和对天下局势的深刻把握。
一篇《陈情表》,因其情而动人,因其辞而感人,多少孤寂情,谁解其中味?仅一个“孤”字的书写,就折射出如此之深的文化政治内涵,《陈情表》确为值得反复诵读的名篇。
隋唐英雄李密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听过的栗子孔龙想可能不会太多,,如果栗子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相信你们肯定会勾起他们的美好回忆,没准还会给你讲讲大侠秦琼、福将程咬金和盖世英雄李元霸的故事。栗子不妨继续追问一下他们,瓦岗山的首领李密是个怎样的人呢?孔龙以为,栗子们得到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
我是“官二代”偶像是项羽
在《隋唐演义》里,李密被描写成一个懦弱无能、贪财好色的书呆子。这一点儿孔大叔很不以为然,我觉得这是后来坐了江山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刻意丑化的结果。
真实的李密,是隋唐末年一代名将。和隋末许多出身草根的将军不一样,李密出身贵族世家。他的太爷爷做过“三公”级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用今天的标准衡量,李密是个彻头彻尾的“官二代”。
不过身为“官二代”的李密既不愚昧,也不浮夸,反而很喜欢学习。有一次,越王杨素从城外打猎回来,看见大道上有个小孩骑着头牛,边翻书边唱歌,牛犄(jī)角上还挂着一摞书,嘿,好不自在。
起了好奇心的杨素命令身边人慢下来,自己骑着马,从背后偷偷跟上去。嗬,这小子,看书看得太入迷了,竟然根本没发现旁边有人!
杨素伸着脖子在后面望了半天,突然来了一句“小伙子,挺认真啊!”
要是一般人听到这么一声,肯定是吓一跳,然后慌忙应酬两句也就完了。可我们的小李密却跳下牛来,在马前给杨素行了个礼“越王殿下在上,蒲城公李宽之子李密,这厢有礼了!”哈,他倒不惧生。
“免礼。你这看啥书呢?”
“汉书。”
“哪部分?”
“项羽传。”
接下来,李密侃侃而谈,对英雄项羽悲剧性的一生,结合了时事,做出了精辟的。
越王杨素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他回家对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人才啊!”
交友不慎好孩子变通缉犯
杨玄感听老爸这么夸,于是经常来找李密玩,两人逐渐成了好朋友。一个人这辈子谁对你的影响最大?老爸?老妈?全不对。是朋友!李密啊,倒霉就倒在杨玄感身上啦。李密出身这么好,又有能力,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结果杨玄感非拉着他一起造了皇帝的反。造反就造反吧,可偏偏杨玄感没有造反的本事,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听不进李密的意见,结果几个月后,杨玄感兵败身亡。李密也逃不了干系,成了隋帝国的A级通缉犯。
唉,这个落差可是太大了!栗子们想想,你前几天还是“三好学生”,因为帮同学做了一件事儿,结果几天之后就被学校开除了—孔龙不知道栗子们会不会郁闷死,但孔龙一定会。李密没有,通缉犯就通缉犯吧,咱注意点儿别落到官府手里就是了。
李密啃树皮,睡野地,饱尝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经过了无数颠沛流离的日日夜夜,,他和一位绿林头目翟(zhái)让走到了一起。毕竟是官府通缉的人,只能找跟官府作对的人搭伙了。
到了这个时候,隋炀帝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像翟让这样的队伍有很多,大部分人出身草根,因为过不下去了只好出来当绿(lù)林好汉,劫富济贫,养活自己。这些人思想境界不高,也没受过什么训练,打仗全靠运气,所以常常吃败仗。而李密既受过良好的教育,人又很聪明,看到这个团队打仗实在太烂,就常给大家出出主意。一来二去,李密就树立了威信,进入了队伍的决策层成了领导。因为他们这伙人的大本营在瓦岗山,所以他们的队伍被称为瓦岗军。
打败张须陀当了山大王
瓦岗军在李密的带领下,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常言道“树大招风”,这不,朝廷也觉得瓦岗山这伙贼寇挺麻烦,于是隋炀帝派了名将张须陀带兵讨伐瓦岗军。
张须陀,大家注意别听成“张虚脱”昂,这人可是一员猛将,不过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为啥这么说呢?就因为这张须陀他的名号平乱专业户。这张须陀,虽然勇猛过人,但他是隋炀帝手下的大将,一生就忙着到各地消灭反贼,平定叛乱。先后打垮了王薄、裴长才、石子河、郭方预、卢明月等多路叛军。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你这老跟叛军过不去,隋炀帝统治下的叛军又从出不穷,你能保证自己一直打胜仗吗?结果,这张须陀就栽在了李密指挥的瓦岗军手里!
瓦岗山上的翟让一听张须陀来了,吓得面如土色,赶紧回寨,准备收拾行装跑路。还是李密拉住他“大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连张须陀的影儿还没见到,你跑个鬼呀!”落草时间有点长,这李密也学会说粗话了。
翟让挣脱李密的手,边收拾边对李密说“哎呀,兄弟,你是没见过张须陀啊,那纯粹是个疯子。想当年,我和他干了几仗,结果是打一次被人家灭一次,瓦岗军多少兄弟死在他手里。这次再不跑,瓦岗军一准得变成历史了!”
李密一听,哈哈大笑,笑得翟让也不收拾了,疑惑地问“贤弟,你笑什么?”
“大哥,小弟偏不信这个邪,你尽管放心,我有把握打败他!”李密拍拍胸脯,自信地说。
翟让嘴一撇,鼻子一皱“啊呸!大隋朝的牛全叫你吹死了!”好在这时候其他的头领过来劝说翟让,认为李密从不说大话,也许真的有什么破敌计策也不一定。翟让一看大家都帮着李密说话,自己也不好再坚持了。
过了几天,张须陀带兵到了山下,在李密等人的一再坚持下,翟让硬着头皮把队伍拉出来和张须陀对阵。翟让哪里是张须陀的对手啊,打了没多久,队伍就被张须陀冲散了。翟让也毫不犹豫地拨马就跑。张须陀一看,小样儿,还跑了你了,马上带兵穷追不舍。
张须陀这次是轻敌了,翟让是自己多次的手下败将,打败他不是易如反掌嘛。这次上头的命令是消灭瓦岗军,所以打跑了自然得追。结果,追着追着,张须陀就听前面一声炮响,喊杀声四起,就见密密麻麻的贼寇从四面杀出来,把张须陀围了个结结实实!这就是李密的计策,诱敌深入,然后一网打尽!
张须陀真不愧是一代名将,面对埋伏,毫无惧色,左冲右突,,居然让他杀出了包围圈。,张须陀的手下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杀得哭爹喊娘,毫无还手之力。张须陀看着平日里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还在包围圈中,自己又掉转马头,杀了回去。,这位“平乱专业户”被叛军活活射死。
张须陀死了,翟让对李密的胆识和谋略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己也实在没脸再当人家领导了,于是他把瓦岗军的大权逐渐交给了李密,自己甘愿做二把手。这一战让瓦岗军名声大振,又有很多绿林队伍望风归附。从此,瓦岗军成了中原一带最有实力的反隋军事集团。
竟然输给了“跳大神”的
公元618年,李密集中所有精锐,决定拿下洛阳,这是隋帝国的首都,拿下这里,就能号令天下。
洛阳的最高军事长官叫王世充。他以前和李密也打过仗。大大小小的败仗,不知吃了多少。要不是洛阳的城防工事甲天下,洛阳早就被打下来了。
王世充想正面硬拼,肯定不是李密的对手。李密现在名声太响了,自己的士兵都被吓破了胆,哪儿敢跟瓦岗军对着干啊!
不过这个王世充真不简单,他知道自己真刀真枪跟人家打肯定不行,于是他就想了一个阴招他在军队里找了个有名的“半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大神”的,让他装神弄鬼祭祀了一番,然后装作是被洛阳的保护神附体的样子,当众宣告王世充,天命所归,必灭李密,谁不跟着他干,谁就得恶性传染病,全家死翘翘。
栗子们一定觉得可笑,这不胡闹嘛,谁信啊。唉,恐龙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还真有人信。原来王世充手下的士兵多是楚人。我们知道,楚国的巫蛊(gǔ)文化,在南方民间可是根深蒂固。大诗人屈原吟唱的《楚辞》,就是楚国人祭祀时唱的歌。所以,王世充导演的这出拙劣的闹剧,让他的士兵全信了。他们个个像吃了大力菠菜,眼睛也红了,气也粗了,准备和李密拼命。
这还没完,阴险的王世充又找了个和李密长相差不多的人,提前捆好了,藏在自己的队伍中,在两军厮杀正酣的时候,把五花大绑的山寨版李密拉了出来,然后大喊“抓住李密啦!抓住李密啦!”
栗子们想,那战场上尘土飞扬,到处都是人,谁看得清啊,王世充的士兵早就被“跳大神”精神麻痹了,一时间,他们高呼万岁,也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反正全部信了。李密的士兵,看不到李密的身影,一时间也懵了。
这时,早就埋伏在李密阵后的几百名伏兵杀了出来,李密的士兵虽然多,但正在糊涂犹豫,一看后面又杀出了敌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这一下,大家意志崩溃,纷纷逃命,哪个将领也遏制不住了。曾经纵横天下十几年的瓦岗军,就这么如山崩地裂一样倒了下来。
李密带着护卫队狼狈逃到了河阳,坐在屋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的时代结束了。唉,怎么办呢?总不能等着王世充打来,坐以待毙吧!权衡利弊,李密只能走失败军阀的老路投奔他人。
第二天,李密收拾行装,黯然离开了自己曾经辉煌战斗过的地方,纵马西去,投奔李渊。这时候,曾经号称“带甲百万”的李密,身边仅有两万人了。
投奔李渊当了宫廷厨师长
李密投奔李渊,李渊会怎么对待李密呢?栗子们认为李渊也许会让李密做首席军师,帮他制订战略,毕竟这活儿李密已经干了许多年了,有经验;或者认为李渊会封李密做大将,东征西讨,为自己平定天下,这个李密也很擅长。嗯嗯,就连李密自己也觉得,怎么着也得给自己个部长级别的官当当吧?那到底是财政部还是国防部呢?
结果,等李密到了李渊那,李渊很爽快地给李密封了一个官—宫廷厨师长。
宫廷厨师长,当时叫光禄卿,下面还有太宫(宫廷副厨师长)、珍羞(点心部主任厨师)、良醖(yùn)(美酒部主任厨师)、掌醢(hǎi)(肉丸子部主任厨师)四位下属。
遥想当年,关中军阀马超投降了刘备,人家立马被封为左将军,跟关羽、张飞并列。而李渊这样对待李密,说明他的胸襟度量,比起人家玄德公差得远。
李密这个气,我又没得罪你李渊,你为何这么糟践人。于是,李密天天喝酒,从不上班—我丢不起那人!好在那时候天下大乱。李渊这里的上班制度本来就不严格,也没人去计较。有一次李渊大宴群臣,宫廷厨师长李密硬着头皮忙活了好几天。这期间被人呼来喝去,还被几个食品卫生部门检查。这些人不仅态度蛮横,而且还要罚款?!
受不了了,李密再也受不了了!
虎落平原李密罹难
李密上书李渊,要求去招降中原、山东的旧部,,真实目的其实是想回山东继续当山大王。李渊答应了,不过中途又后悔了,派人想把李密追回来。
李密出了长安,哪能再回去。他杀掉了李渊派来的传令官,攻占沿途的郡县,一路向东,很快出了潼关。到了中原地界,李密的队伍放慢了马蹄,一边唱歌,一边走,高兴极了。
突然,一声唿哨打断了歌声,四面万箭齐发,喊杀声四起。李密的队伍松松散散,拉得太长,况且根本不在战斗状态。敌人冲下山岗,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曾经纵横天下的李密军竟然全军覆灭。
伏击李密的是附近的一支不起眼的唐军,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对名动天下的李密部队一击成功。一代枭雄李密,就这样被终结了,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李密视频奇事网网奇事网小编虽然说李密作为瓦岗寨的首领并不算出色,其施政的策略对于瓦岗寨来说是非常好的,而李密虽然多次投靠不同的政权,这也不得不说的是,这都是市局造成的,李密在他一生追求权势的路上越走越偏,才会导致现在这样的结果,虽然说李密的解决是悲惨的,也是值得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