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铜浮屠有什么作用

考古发现 2025-03-22 20:48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铜浮屠,又被称为鎏金浮屠,是一件金银器皿,属于唐代的文物。它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足见其价值之珍贵。1987年5月10日,这件宝贵的文物在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被发现,并一直被珍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中。

这座鎏金浮屠通高53.5厘米,底座长宽各为28厘米。整个浮屠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精致玲珑,呈四角正方形亭单层阁式。它的内部还盛放着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而第四枚佛指舍利就位于银棺的棺盖内。

这座浮屠的历史背景深远。据佛典记载,古印度阿育王曾在其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建造了许多佛舍利塔,法门寺塔便是其中的一座。在1987年的一次重修宝塔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唐代地宫并出土了大量的唐代稀世珍宝,包括这尊鎏金浮屠。这座浮屠原本是置于地宫前室的阿育王塔内的。

这座鎏金浮屠的构造十分独特。塔基为须弥座,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设有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门的两侧有直棂窗。正面门外左右各列有一力士,门额以上则铺作人字形斗拱。整个塔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形,铸有瓦垅,檐角略翘。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耸的塔刹,它由刹座、刹身、刹顶和刹杆组成,气象庄严。

这座鎏金浮屠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珍贵载体,更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与辉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铜浮屠的故事和作用,请继续关注我们的频道,更多精彩内容等您发现。

上一篇:史上因被废而上吊自杀的皇帝是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