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出处
考古发现 2025-03-23 02:40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一不作,二不休,这句话在我们决定全力以赴做某件事时常常挂在嘴边。你真的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它的原始含义吗?如果不了解,可能会让你不寒而栗。
这个成语源自唐朝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在唐德宗时期,长安有一支军队发生叛乱,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任命张光晟为节度使兼宰相。面对李晟领兵讨伐的压力,张光晟决定投降朝廷。在他亲自护送朱泚出城后,却返回长安投降李晟。李晟信守承诺,向德宗请求对张光晟减罪并予以任用。
张光晟对李晟的恩情感激不尽,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一次宴会上,华州节度使路元光对张光晟怒斥不已,认为他不应与反贼同席。李晟无法保护张光晟,最终张光晟被朝廷处死。临死前,张光晟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唐朝人赵元一的《奉天录》中。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谈》中解释道,张光晟所说的“作”并非一般的“作为”,而是特指“作贼”、“作乱”。张光晟的话意味着不要作乱,如果已经作乱了,就要坚持到底。
张光晟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深刻含义和背景。他先是跟随朱泚作乱,然后又投降朝廷,因为没有坚持到底,最终落得被朝廷处死的下场。他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自己投降朝廷的悔恨表达。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不作二不休的出处,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坚守原则,不要走捷径或者轻易改变立场。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趣闻,请关注奇事网频道,让我们一起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一篇:【岳飞墓前的五人跪像】岳飞墓前的五人跪像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