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如山的历史典故
考古发现 2025-03-23 14:1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唐中宗神龙二年,即公元706年的冬天,十一月的一天,太平公主来到雍州游玩。她在寺院里偶然发现了一盘精美的水磨,对其爱不释手,决定将其带回京城归自己所有。寺院和尚由于畏惧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直接出面阻止,只得向雍州司户李元紘求助。
李元紘是一位公正刚直的小吏,对待此事毫不畏惧权势。他认真调查后确认,这盘水磨确实是寺院的合法财产,太平公主无权占有。于是,他果断地作出了判决,将水磨归还给寺院和尚。这一判决让太平公主的下属雍州刺史窦怀贞大为惊恐。窦怀贞一向趋附权贵,对太平公主更是巴结犹恐不及,他无法接受李元紘竟然敢于冒犯太平公主。为了挽回局面,他命令李元紘重新考虑此案,将水磨判归太平公主。
李元紘面对这种恃强凌弱、媚上欺下的行径,心中充满了愤慨。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挥毫泼墨,在原判决书的空白处写下了“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这八个字表达了他坚定不移的决心,坚决维护原判。他的这种坚定和勇气,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人们从这八个字中逐渐提炼出了“执法如山”这个成语,用以形容像李元紘这样坚守法律、不畏权势的官员。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李元紘的公正和勇气,也揭示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弊端。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该坚守正义和公平,不畏权势,勇于维护法律的尊严。这个故事也警示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公民的财产权,不得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李元紘的坚定和勇气,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难得的榜样。
上一篇:揭,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为何对郝昭束手无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