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太白胡僧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考古发现 2025-03-23 22:0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太白胡僧歌》赏析
在唐朝的一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岑参的诗人,他写下了一首题为《太白胡僧歌》的诗歌。诗歌中描述了一位居于太白的胡僧,他的生活神秘而超凡。
据说这位胡僧居住在兰若之地,距离天空有三百尺之高。他手持楞伽,深入中峰,世人难以见到他的真容,只能偶尔听到他寺庙的钟声。他手持锡杖,据说能解两虎之争;床下的钵盂中隐藏着一龙。他的生活简朴而神秘,草衣不用针线,两耳垂肩,眉覆面。
这位胡僧的年龄无人得知,但他亲手种下的青松已有十围之巨。他的心境与流水一样清净,他的身体仿佛与浮云一样无拘无束,超然于世间的纷争之上。商山的老人曾经识得他,但如今却难以再见。山中的僧人或许知晓他的行踪,而城里的百姓则只能看到山的空黛色。
另一首岑参的诗《巩北秋兴寄崔明允》也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白露披在梧桐上,玄蝉昼夜号叫。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韵味。
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君子应该辅佐明主,做大事;小人则只能蓬蒿之间,追逐琐事。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超越世俗的纷扰,追寻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诗人孤独的小舟向广武前行,心中的思绪如同归巢的鸟儿飞向成皋。每日欣赏胜景的更加思念远方的朋友。
岑参的这两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多关于岑参诗歌的赏析,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领略唐朝诗人的风采。
上一篇:河北清河发现一唐代墓志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