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简介
考古发现 2025-03-23 22:3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是唐代瓷器中的瑰宝。这件瓷器高4.7厘米,口径达到15.6厘米,足径为6.7厘米,规模宏大,令人一见难忘。
此碗唇口微微外翻,仿佛古代美人的樱唇。其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富有动感的姿态。底部形状独特,呈玉璧形,是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整件瓷器釉色洁白无瑕,光洁平滑,不用化妆土的修饰,自然流露出原始的质朴之美。
邢窑白瓷的胎骨坚实、厚重,透露出一种内在的坚韧。胎土质地白而细洁,瓷化程度极高,敲击时发出金石之声,宛如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种玉璧形底的造型,更是唐代邢窑白釉碗独有的艺术特色,展示了古代瓷器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无尽的创意。
玉璧底碗始烧于唐代,以其独特的底足形状得名。这种碗的形状多样,口边有带唇口和不带唇口的两种,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带弧度。足一般宽而浅,中心凹处有的施釉,有的无釉。这种器形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欢迎,因此在南北方瓷窑中普遍烧制。不仅是国内的各大瓷窑,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义窑等都有所制作,而且还在国外的古城、古遗址中有所出土。
玉璧底碗的品种主要以白瓷和青瓷为主。每一件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代瓷器的魅力。
上一篇:且试天下雍王得知丰兰息就是黑丰息为什么不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