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 白居易《虾蟆和张十六》古诗原文意思

考古发现 2025-03-24 03:4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古诗《虾蟆和张十六》赏析

作者白居易,唐朝人。诗中描绘了一种名叫虾蟆的水族生物,其形象生动鲜明,充满诗意。

首句“嘉鱼荐宗庙,灵龟贡邦家。”诗人以鱼和灵龟作为引子,突出了水族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描绘了龙能带来雨水,滋润万物生长的场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虾蟆这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虾蟆的形象。“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这句话反映了虾蟆的外形并不美观,生活在泥沙之中,但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六月七月的雨季,虾蟆欢快地在雨中嬉戏,“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表现了它们在这特定环境下的喜悦心情。

诗中还描绘了虾蟆的繁衍生息,“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喧哗。”这里强调了自然界赋予虾蟆丰富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声音。它们的存在不仅局限于池塘水沟之中,更是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岂惟玉池上,污君清泠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诗人巧妙地用玉池、瑶瑟等高雅事物与虾蟆相联系,表现出其独特的韵味。也描绘了虾蟆可能带来的困扰,“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这里既表现了虾蟆的活泼好动,也反映了它们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小困扰。

《虾蟆和张十六》这首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虾蟆这一生物的独特魅力,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对虾蟆的描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更多关于这首诗的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

上一篇:身怀六甲是什么意思?身怀六甲是哪六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