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的故事

考古发现 2025-03-24 06:11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郑燮,人称板桥,乃清朝乾隆元年之进士,擅长竹兰之画。

范县之时,他任县令,百姓如子。其家无贿赂之迹,案上更无积牍之事。闲暇之时,他常与文士共饮,咏诗诵文,以至于人们常忘其乃一县之长。迁潍县,逢岁荒,百姓面临生死存亡之境。燮公决心开仓赈济,虽有人阻,他坚决回应:“此时若辗转申报,百姓岂能生乎?上有谴责,我一力承担。”随即发放粮食,救活万余人。离任之日,百姓依依不舍,沿路送之。

再说一故事,名为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春秋战国时代,赵王面临秦国的军事威胁与外交压力。秦借口赵不联合攻齐,曾攻下赵的两城。某年,秦将白起率军攻赵,斩杀三万赵军。秦王在军事威胁的更在外交上逼迫赵国屈服。赵王畏惧,原本打算拒绝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但廉颇与蔺相如商议后认为必须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决心。他们约定了期限,若赵王三十日未归,便立太子为王以绝秦之念。

赴会之时,秦王酒酣之际,要求赵王弹瑟助兴。赵王无奈演奏。秦史官记录此事。随后,蔺相如以秦王应奏赵国音乐为由,要求秦王击缶娱乐。秦王拒绝,蔺相如以死相逼,最终迫使秦王击缶。此后,两国之间虽有所争执,但赵国调集大军防备秦之进攻,秦亦不敢轻举妄动。

以上便是郑板桥开仓济民与渑池之会的生动叙述。更多精彩故事与历史知识,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奇事网。

上一篇:古代日本怎么惩罚女犯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