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春联
考古发现 2025-03-24 08:5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常常将自然灾害和人生变迁归咎于神鬼的干预。春节时,人们为了“驱鬼避邪”,会用桃木制成一种特殊的木条。这些木条宽约一寸,长约七八寸,上面书写着寓意吉祥的词语,如“灭祸降福”,然后钉在大门两侧,被称为“桃符”。
到了公元964年,五代时期的后蜀国君孟昶,在春节期间要求翰林学士辛寅逊为桃符题诗。辛寅逊的初稿虽好,但孟昶希望更完美。于是,他亲自挥毫泼墨,为寝室门的桃符题写了这样一幅春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对春联对仗工整,意蕴深远。首尾二字相连,正好是“新春”,与春节的喜庆气氛相得益彰。孟昶的这两句诗,被刻写在两条桃木板上,分别镶嵌在门的左右两侧。这一对桃符诗句,被公认为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从此,春联便成了春节不可或缺的传统。
公元965年,后蜀为北宋所灭。孟昶归降了北宋,被封为秦国公,不久便离世了。他所首创的贴春联的习俗,却在中国大地上流传开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一传统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新的春联,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这里将为您呈现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上一篇:【阮星竹】天龙八部阮星竹是怎么死的?阮星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