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私心,公事公言的刘大夏和李沆

考古发现 2025-03-24 11:01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明孝宗的时代,刘大夏这位兵部尚书因其德行与才华受到了皇帝的特别赏识。一日,孝宗告知刘大夏,以后关于朝廷的重大决策,他希望他直接以揭帖的形式密陈意见,皇帝会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施行。对此,刘大夏表现出极度的谨慎,他立刻回答道:“臣不敢。”当孝宗询问其原因时,刘大夏深虑地表示,虽然以揭帖进言在表面上看似方便,但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言路的阻塞,甚至可能出现像前朝李孜省那样的营私舞弊、奸邪贪腐的现象,其后果不堪设想。孝宗在听完他的陈述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赞赏道:“好啊!你考虑得很周到。”

在历史的长河中,另一个值得称道的例子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李沆。真宗曾问李沆,为何他从未采用密启的方式进言。李沆回答道,他认为自己在才能和学识上尚显不足,作为宰相,应当在公开的场合议事。对于密启,他认为这要么是进献谗言,要么是谄媚皇上,这是应当被唾弃的。他坚持公事应当公开讨论,不会效仿他人使用密启。

深入思考这些故事背后的道理,我们可以发现,任何行政决策或裁量,如果缺乏相互勾稽、合议的过程,就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虽然掌握权力的滋味美妙诱人,但时间久了,容易使人得意忘形,最终反受其害。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以上便是刘大夏和李沆无私心、公事公言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奇事网频道以获取更多资讯!他们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君臣间的互动和智慧,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权力需要被谨慎使用,而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则是避免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