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自称闲人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考古发现 2025-03-24 11:24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苏轼的“闲人”情怀
苏轼,这位名震天下的大文豪,他的诗词中常自称为“闲人”。在行香子中,他感叹时光如隙中驹,生命的短暂如同石中火、梦中身。尽管他抱持着锦绣文章,但在官场之中,却鲜有人真正亲近。那么,他口中的“闲人”究竟是何意?
苏轼自称的“闲人”,或许是一种自嘲,也或许是一种解嘲。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身为文人官员,他在精神上寻求一种解脱,故而自称“闲人”。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闲适安逸,而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物外的表达。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结尾,苏轼提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的“闲人”,源于他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他有济世之才,一心报国,力主政治改革,却因政见不同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流放的日子里,他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充满了苦闷与无奈。这种“闲人”的状态,是他身处逆境中的一种自我慰藉,也是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态的体现。
苏轼的“闲人”并非真正的闲散之人,而是指他在人生旅途中的豁达与超脱。面对官场的挫折和人生的无常,他选择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这种态度体现在他的诗词中,也体现在他的人生哲学中。他的“闲人”情怀,是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也是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更多关于苏轼的生平、诗词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奇事网频道,让我们一同苏轼的“闲人”情怀,感受他的豁达与超脱。
上一篇:【西安乐队】西安鼓乐有怎样的演奏形式?西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