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由来
考古发现 2025-03-24 17:39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古代的最高司法机构——大理寺。在秦、汉时期,廷尉是主要负责刑狱的机构,负责审核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案件。廷尉的名称在西汉的景帝和哀帝时期,以及东汉末的献帝和南朝的梁武帝时期,虽然曾经四次改为大理,但最终仍然恢复了原名。到了北齐时期,正式将廷尉改名为大理寺,并以大理寺卿为官职名称。这一制度在隋朝以后得以沿用。
大理寺的名称由来深远。“大理”一词在古代意味着掌管刑罚的机构,又称为“理”。汉景帝在“理”字前加上了“大”字,取其天官贵人之意,牢曰大理。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需要上报给刑部进行审批。在唐朝时期,遇到重大案件时,大理寺卿需要与刑部尚书、侍郎以及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这一组合被称为三司使。到了明、清时期,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审理案件,称为三法司。虽然决狱之权主要在刑部,但大理寺若持有异议,也有上奏的权力。
大理寺卿的官阶在隋初为正三品,到了隋炀帝时期改为从三品,唐朝与其相同。在明、清时期,大理寺卿的官阶仍然为正三品,可参与朝廷的重要会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大理寺一度被并入刑部,但不久后又恢复了独立。而在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大理寺再次经历改革,更名为大理院。
以上便是关于大理寺的由来的全面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大理寺的历史和故事,请关注奇事网频道,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相关内容。透过这些历史故事,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及其发展演变,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上一篇:【宫商角羽打一成语】土家人有怎样复杂的殡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