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而避之的主角是谁:沉耳,岁数岁月的尽世霸
考古发现 2025-04-01 17:5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古代,"一舍"代表着三十里的距离,"畏怯三舍"便是主动退避九十里,展现了一种退让与避战的策略。这一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那么,畏怯三舍的主人公是谁呢?
这位主人公便是晋国的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晋文公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被誉为“千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齐名。重耳在成为公子之前,谦逊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他遭遇了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十九年。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登基。
说到畏怯三舍的典故,那是重耳流亡期间的一段故事。晋献公听信谗言,杀死了公子申生,并派人追捕申生的兄长重耳。重耳只得逃亡。这一逃就是十九年。起初,他前往齐国投靠齐桓公,得到了齐桓公的关照,并且齐桓公将本族的女子齐姜嫁给了他。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他的妻子提醒他身为一国之公子,国内有忠诚的臣子等着他回去,他怎么能沉浸女色在别的国家逍遥自在呢?于是,重耳的下属和食客设计将他灌醉后带离了齐国。
重耳的流亡生涯中,曾被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到了楚国时,楚国的国君以国礼相待,让他倍感荣幸。在宴席上,楚君问他如果有一天他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将如何报答。重耳回答如果在战场上遇到晋军,便退避三舍以表谢意。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夺回了王位。有一年,楚国与晋国发生战争,重耳便下令军队退让九十里,一直退到城濮才布阵扎营。晋军的这一举动令人不解,有人便想起重耳曾经在楚王的宴席上所说的退避三舍的话。这不仅展现了重耳的诚信和智慧,也体现了他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智慧。
上一篇:官方回应淄博烧烤吃出刀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