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残杯冷炙”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考古发现 2025-04-03 17:0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对于成语“残杯冷炙”,或许大家都略知一二,它描绘的是剩余饭菜或是权贵施舍之物的场景。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深远的历史故事,今天,就跟随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奇事网小编一起,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吧。

北齐的文学巨匠颜之推,学识渊博,他的《颜氏家训》流传后世。这部著作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基,阐述了立身治家之道。在《颜氏家训》中,他告诫后人:“不可因一时的称赞而受制于权贵,不可因地位卑微而接受残杯冷炙的屈辱。”

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就曾身历这种悲惨境遇。杜甫自幼聪慧好学,志存高远,然而却长期未遇施展才华的机遇。直到他三十五岁那年,才踏上通往长安的征途。他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考试,却未曾料到,主持考试的大臣李林甫,对有才之人持排斥态度,竟然向唐玄宗谎报无人中举。

杜甫的应试落第,让他内心痛苦不堪,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为了生计,他只能流落长安,以宾客的身份出入于权贵之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时常参加王公大臣的宴饮,吟诗赋词以助兴,一方面是为了维持生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得到权贵们的推荐,谋求一官半职。终于,他获得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位,主要负责看守兵甲仗器。

杜甫有一首名为《赠韦左丞》的诗作:“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首诗描绘了他当年身困长安时的冷落情境,令人感到“消魂”。杜甫这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虽然充满了辛酸与痛苦,却也让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正是这样的经历,促使他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以上就是奇事网为您带来的关于成语“残杯冷炙”的历史故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古代历史的奇闻轶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