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以轻心

考古发现 2025-04-03 18:0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公元805年,唐代文学巨匠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在这寂寞之地,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青年的信,信的内容是表达拜师学习的愿望,青年名叫韦中立,他是潭州刺史韦彪的孙子。

柳宗元深受感动,回以长篇信件,即著名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在这封信中,柳宗元从社会的变迁、师道的失落谈起,他提到如今的人们对于拜师学艺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被视为异类。他讲述了自己曾经听闻的“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故事,直到亲身经历后,才相信这些传闻并非夸大其词。

接着,柳宗元又用古代加冠礼的例子来说明社会风气的变化。古代男子行加冠礼被视为重要的成人仪式,而现在却被人嘲笑。这些现象和当下人们耻于从师的社会现象如出一辙。他批评那些嘲笑拜师求学者的人,就如同嘲笑孙昌胤行冠礼的人一样无知。

然后,柳宗元转向韦中立的拜师之举,他深感欣慰并赞赏不已。柳宗元分享了自己的写作体会,他强调了写文章不只是追求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和说明道理。他每次写文章都严肃对待,力求像《书》一样朴实、《诗》一样永恒、《礼》一样合理、《春秋》一样是非分明、《易》一样富有变化。这正是他做文章的标准。

韦中立深受柳宗元的启发和指导,写文章不断进步,最终中了进士。而柳宗元在写文章时从不“掉以轻心”,这一态度也孕育了成语“掉以轻心”,警示我们要慎重对待每一件事,不能随便对待、不经意。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仅是一封指导青年的回信,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深刻思考的文章。它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流弊,鼓励青年拜师学习,同时也提醒我们做事不能掉以轻心。柳宗元身为一代文豪,对待文章的态度严谨认真,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更多关于“掉以轻心”的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

上一篇:喝粥的起源以及来历什么啊-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