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纪念的人物是谁

考古发现 2025-04-03 21:02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流传甚广的端午节起源,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多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关于纪念的人物,还有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等不同的说法。

纪念屈原说: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屈原的改革主张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经深入人心,使得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

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他掘墓鞭尸报仇雪恨。吴王夫差不听他的忠告,加上受越国贿赂的大宰谗言陷害,伍子胥自刎而死。据说夫差把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故事。曹娥年仅十四岁,父亲溺于江中后失踪,她在沿江号哭了十七天后投江,几天后抱出父尸。为了纪念她,端午节也被视为孝女曹娥的纪念日。

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也有认为端午节与介子推有关的说法。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但这一说法相对较为小众。以上便是端午节纪念人物的相关传说和背景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以关注频道继续深入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