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正月”是怎么来
考古发现 2025-04-03 23:2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春节,是中国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便是我们翘首以盼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对于为何农历的第一月不叫一月而是称之为“正月”,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正月,又被称为端月、孟春,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据史书记载,中国人过新年的习俗已经流传了四千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虞舜时期。那时,舜王成为部落首领后,带领人们祭拜天地,这一天便被视作岁首,也就是农历新年的起源。汉武帝之前,正月初一的日期并不统一。
夏朝以夏历的元月为正月的开始;商朝则把夏历的十二月视为正月;周朝则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将一年的开始定在夏历的十月。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了夏朝的月份排列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正月”的“正”字读音,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秦代的秦始皇姓赢名政,他因为嫌弃“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觉得犯了自己的忌讳,于是下令将“正月”读作“正(征)月”。这个习俗后来被人们所接受并沿用至今。
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春节。这一天早上,人们不论身在何处,都会向长辈、朋友、邻里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为新的一年准备新衣,寓意新年新气象,希望来年能交好运。中国的春节最讲究的是全家团圆,无论人们工作多么繁忙,都会尽力赶回家中与亲人共度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正是人们对新年合家欢聚、幸福美满的期盼和向往。
以上便是关于春节文化中“正月”起源的详细解读。更多关于春节的文化和习俗,请关注奇事网,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
上一篇:貂蝉是怎么死的?揭开貂蝉的最终结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