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考太简单?那时也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考古发现 2025-04-04 01:5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导读:穿越国的南京大学时代,想象自己成为徐志摩、闻一多、徐悲鸿、张大千的学生,这样的经历听起来充满神秘色彩。最近,微信上的一篇热帖引发了广泛关注:“穿越回1936年,你还能考上南京大学吗?”这个诱人的话题让人们纷纷展开想象。
回到那个历史时刻,我们面临的考试并不是轻松的旅程。教育史专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指出,当年中央大学的招考制度并不简单。1936年的中央大学招生,无论文理科,都需要全面考察国文、英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科目。与现在相比,那份考卷的丰富性和不容小觑。
微信帖子中展示的民国高考真题令人叹为观止。国立中央大学的国文试题,除了传统的作文外,还有翻译题,而英语作文只有简单的英汉互译。看似简单,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要求。
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入学试题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成语改错和作文题目考验着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尤其是作文题目“我的衣服”和“忆母校”,更是让人回想起那个时代的情感和记忆。
与今天的考试相比,民国的考卷似乎走的是“极简”路线。但实际上,那些看似简单的题目背后,是对学生全面知识和能力的考察。比如物理考卷只有四道题目,但每一道都是对基础知识的严格检验。而作文题目“论今日文化之责任”,更是需要考生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到的见解。
穿越国考中央大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个时代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是我们今天难以轻易超越的。那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实则是对我们全面知识和能力的挑战。当你看到“穿越回1936年,你还能考上南京大学吗?”这样的帖子时,不妨深思一下,那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时代。
上一篇:日本老兵自诉奸污过33个女人 手段极其残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