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失信的典故
考古发现 2025-04-04 07:2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古代文献《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济阳,描述了一个商人在渡河时遭遇船难,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一位渔夫闻声赶来,商人承诺如果得救,将给予渔夫一百两金子。当渔夫将他救起后,商人却背弃了承诺,只给了十两金子。对此,富翁解释道:“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但渔夫觉得受到了欺骗。不久后,这位商人再次遭遇船难,曾经的渔夫因之前的失信经历,拒绝再次施以援手,商人最终丧命。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另一个关于失信的故事。它发生在汉朝,主角是陈实,字仲弓,一位诚信正直的官员,深受百姓爱戴。有一天,陈实邀请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席间,两人品茗聊天,气氛融洽。朋友突然提到次日需赴郡府会友,便提前约定次日中午在陈实家门前的大槐树下汇合。当约定的时间已过,朋友仍未见到陈实的身影。原来陈实误以为友人因事不能同行或已提前出发,便先行上路。这让朋友大为不满,认为陈实不讲信用。陈实的儿子陈纪年仅七岁,却言辞犀利地指出父亲的友人没有按时赴约是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的父亲则是不礼貌的行为。这令那位朋友羞愧万分。
这两个故事都围绕着失信的主题展开。商人的失信使他失去了生命的机会;而陈实虽然在无意中违背了约定,但他的诚实正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理解。失信于人者不仅失去了他人的信任,更失去了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机会。在这个社会中,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声誉和形象,更关乎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我们应该珍视诚信,遵守承诺,以诚信为本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上一篇:古代的知府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