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考古发现 2025-04-04 13:3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列子名唤列御寇,是战国初期的道家杰出人物之一。他思想深邃,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的学说。

在战国时代,史疾作为韩国的使者来到楚国。楚王对他颇感兴趣,问及他所研究的学问。史疾恭敬地回答道:“我在深入学习列御寇的学说。”楚王好奇地问:“列御寇主要主张什么呢?”史疾回答道:“他主张正名。”楚王不解地问:“这可以用于治理国家吗?”史疾肯定地回答:“当然。”楚王又追问:“我国盗贼众多,用它可以防范盗贼吗?”史疾答:“可以。”楚王不解其意,于是进一步询问:“如何用正名来防盗呢?”

这时,恰有一只喜鹊飞至,停在屋顶上。史疾借题发挥,问楚王:“你们楚人把这种鸟叫什么?”楚王答:“叫喜鹊。”史疾追问道:“那把它称作乌鸦可以吗呢?”楚王答:“不行。”史疾借此机会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如今大王的国家设有各种官职,如柱国、令尹、司马、典令等。在任命官吏时,我们要求他们廉洁奉公,能胜任其职责。如今盗贼公然横行却得不到有效禁止。这是因为许多官员并不能胜任他们的职位,就像乌鸦不称其为乌鸦,喜鹊不称其为喜鹊一样,名不副实啊!”

“名正言顺”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其含义为名义正当则道理能够讲得通,也表示作事情有充分的理由。列御寇的“正名”学说,虽然在当时受到重视,但真正将其应用于实践并非易事。在这个故事中,史疾巧妙地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道理,使得楚王更容易理解并接受他的观点。这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强调的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智慧。

以上故事源于《战国策?韩策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列御寇及其学说的故事和内涵,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古代思想的魅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