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什么意思
考古发现 2025-04-04 17:02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芒种,这一古老而富有深意的词汇,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的《周礼》中,其含义是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以进行播种了。东汉的郑玄为其注释,进一步阐释了芒种与稻麦之间的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元代的吴澄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详细描述了芒种节气的特点。
芒种,既是农事的繁忙时分,又是季节的转折点。在这个时节,南方的水稻开始播种,而北方的麦子则到了收获的时刻。清代学者陈三谟对芒种二字进行了生动的解读:芒,指的是草顶端的针状物,种,则是播种的意思。有芒的谷物此时都可以播种,故称之为芒种,是五月的重要节气。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谷类作物的耕种。这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将大大降低。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芒种处于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太阳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逐渐靠近的时期。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即将到来。
在气象方面,芒种期间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多闷热天气。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在这期间,华南地区的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则进入梅雨季节。
芒种还有其三候现象:一候螳螂生,感阴气初生而破茧而出;二候䴗(伯劳鸟)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些自然现象在古人眼中,都是季节转变的生动体现。
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是夏季的正式开始,是农事播种的最后时机。在此期间,南方地区忙于插秧种稻,而北方地区则忙于收麦。这一时节,标志着又一轮农忙的来临。更多关于芒种的奇闻趣事,敬请关注频道获取。
上一篇:韩剧邪恶与疯狂剧情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