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端午一词起源于唐玄宗的生日

考古发现 2025-04-04 18:4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着多种传说,最为广泛流传的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后代,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职位,他积极主张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但由于种种原因,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最后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捞救,形成了后来的龙舟竞赛。人们为了防止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紧密相连。

“端午”一词最早却起源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原来“端午”的意思是每个月的第一个五日。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为了避讳,当时经大臣提议,将“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于是,便有了唐玄宗的生日大庆与千秋节的故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玄宗的生日大庆已化为尘埃,而屈原投江殉国的五月端午却成为普天之下老百姓的传统节日。

老百姓之所以如此纪念屈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屈原看到国破家亡、人民苦难深重,追求的理想破灭而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老百姓在端午节纪念他的真正原因。

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诗歌才华和爱国情怀,更在于他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奋起抗争的民族气节。他的那种清白精神,正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所敬仰的。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蕴含了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要庆祝节日,更要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

上一篇:蒙元帝国亡于蒙古大汗热衷修炼藏传秘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