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教的独特少数民族群体,其根源深远,流淌着突厥人的血脉。撒拉族,正式名称为撒拉尔,他们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人的后代。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部落名称Salor,起源于传说中的乌古斯可汗的亲孙子——撒拉尔。撒拉尔在古突厥语中意味着挥舞大刀和长矛的人,象征着“无处不在、战无不胜的征服者”。
撒拉尔部落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那时他们游牧于新疆伊犁一带。随后,他们西迁至中亚马雷、玉龙杰赤咸海地区,并在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部分撒拉尔人继续西迁,最终在东部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境内)定居。而留在马鲁及撒拉克的部分人在后来被称为土库曼人。其中一部分在元朝时期,由首领嘎勒莽和阿赫莽带领,经过撒马尔罕、吐鲁番、肃州,最终到达积石州和嘉裕关,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青海的撒拉族。
至今,土库曼斯坦仍有撒鲁尔部落的存在。撒拉族的文化独特且丰富,他们是中国的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通用汉字。教是撒拉族的全民信仰,这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在服饰上,撒拉族的传统服饰保留了中亚、和游牧文化的特点。男子通常穿交领长衫、大裆裤,腰扎布带或丝巾,佩戴小刀,头戴羊皮卷檐帽,脚穿短筒靴。而妇女则头披纱巾,身穿连衣裙,喜欢佩戴长串耳环、戒指、手链等首饰。
撒拉族与图腾骆驼泉有着深厚的关系。这一传统和象征都在他们的服饰和文化中得到体现。若想深入了解更多关于撒拉族的故事和文化,不妨关注他们的“中华全家福之撒拉族全家福”,感受这个独特民族的魅力和文化。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频道更新,让我们一起撒拉族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