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
考古发现 2025-04-05 01:0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古老的宋国,春秋时代,司马华费遂家中三子纷争的故事流传至今。华费遂的儿子们——华驱、华多僚和华登,虽为骨肉兄弟,却未能和睦共处。其中,华多僚尤为煽动事端,幸而得到国君元公的青睐,他不断在元公耳边搬弄是非,诋毁自己的兄弟。先是华登被迫流离失所,接着华驱也被驱逐出府。
华驱的胸中愤怒难以平息,他联合侍从诛杀了华多僚,之后更是劫持了父亲华费遂,召集逃亡的人们一起反抗宋国。这一举动让宋元公深感恐惧,他立即寻求外援,请来了齐国的乌枝鸣率兵协助防守城池。
那个冬天,华登在外流亡的同时也带领一支部队归来,与华驱汇合,两兄弟决心为所受之苦讨回公道。面对华氏兄弟的大军,乌枝鸣不禁心生惧意。
厨邑大夫濮看出端倪,他献上一计,说道:“兵书上言,要想取胜,就要善于把握时机。不如趁他们疲惫、军心不稳的时候发动攻击。若等到敌人军心稳固,恐怕悔之晚矣。”乌枝鸣采纳了他的建议。
结果这场战斗,乌枝鸣的军队凭借精准的时机把握取得了胜利。华登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而华驱虽然侥幸逃脱,但却被赦免了造反之罪,最后逃往楚国。
“先声夺人”这一成语源于此故事中的“先人有夺人之心”,意指在行动前先制造声势,以动摇敌人的士气。在这个故事中,“先声”指的是华氏兄弟的大军声势浩大,“夺人”则是夺取敌人的心志和士气。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家族纷争,也揭示了战争中智谋的重要性。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奇事网频道,让我们一同见证更多的历史奇事。也提醒我们团结的重要性,家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上一篇:杜甫《登白马潭》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