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气象变化
考古发现 2025-04-05 03:30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小暑,虽名为“小热”,但实际上标志着盛夏的序幕已经拉开。气温逐渐攀升,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即将结束,而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则正步入频繁。热带气旋活动愈发活跃,更多热带气旋开始在中国登陆。
南方的平均气温在这个时节稳定在26℃左右。在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气温可能会突破30℃,甚至高达3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仿佛置身于华南的初春。
随着小暑的到来,江淮流域的梅雨逐渐消退,被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取代,带来了明显的降水增加。与此华南、西南以及青藏高原也处于西南季风的掌控之下。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
在某些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依然强大,与南方的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锋面雷雨。这种雷雨的出现常常预示着梅雨带的延续。
小暑时节,雷暴进入最为活跃的时期,常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甚至冰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华南东部,小暑后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常常出现连晴高温天气,标志着伏旱期的开始。在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农业生产方面,小暑前后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早稻进入灌浆后期,中稻已拔节孕穗,需要追施穗肥以促进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用分蘖肥。棉花进入整枝的关键时刻,需要适时调整田间管理策略。
中国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在这个时节,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蟋蟀因炎热而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老鹰则在清凉的高空中飞翔。
以上就是关于小暑时节的气候变化、农业生产以及自然现象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奇事网频道!
上一篇:康熙的母亲是谁?康熙最爱的女人是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