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考古发现 2025-04-05 03:5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战争的硝烟中,有一种智慧,叫做以逸待劳。这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深藏不露的策略。今天,就由奇事网带你领略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的奥妙。
想象一下,战国末期的秦楚之战,少年将军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楚国,锐不可挡,连克数城。楚将项燕的伏兵之计让李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这时,秦王想到了一个妙策,启用了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
王翦率领的军队并非初出茅庐的新兵,而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他并未急于进攻,而是选择在楚国边境陈兵,摆出一副坚壁固守的姿态。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了一年多。在这一年中,王翦鼓励将士们养精蓄锐,让他们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将军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如同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最终公元前223年灭掉楚国。
以逸待劳,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王翦将军深谙此道,他并没有被动地等待时机到来,而是以静制动,积极调动敌人。他的“待”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观察、布局、等待最佳时机的一击必杀。因此我们在应用此计时要注意,“待”字并不是简单的消极等待。
相关人物介绍: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家族世代为大臣或将领。在灭燕国之战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攻打楚国时却遭遇大败。但正是这次失败让他和秦国的以逸待劳之计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战争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较量。
奇事网呈现的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的全部内容就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更多奇事!
上一篇: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