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掘一西汉墓葬并首次发现汉代简牍
从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的消息,让我们追溯至一段遥远的过去。自2018年起,一队考古工作者对一座被搬迁至太原市博物馆的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细致的室内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的紧急保护。这座墓葬的发掘之旅始于太原市的一次建设项目的考古勘探工作。自2017年7月至12月,考古工作者在该市的一处施工区域发现了惊人的29座汉、明清时期的墓葬,并立即展开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其中,一座带有斜坡墓道的竖穴汉墓尤为引人注目,它被精心地整体套箱搬迁至太原市博物馆继续发掘。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等机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这座墓葬的形式为一棺一椁,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在长达数月的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在墓葬的椁室内共发掘出各类文物六十余件(组)。在这批文物中,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成套漆奁盒与铜镜、琴、瑟等文物以及汉代简牍等重要发现。其中,这批汉代简牍是在山西省首次被发现,填补了山西考古史上的空白,对于丰富秦汉研究的考古学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目前,这些珍贵的汉代简牍已被送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行后续的清理和保护工作。据冯钢副研究馆员介绍,根据出土文物的形制和特征,初步推断该墓葬的年代为西汉中期偏早阶段,不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根据墓葬出土的简牍以及琴瑟等文物,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西汉代王府的文职官吏。这座墓葬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西汉时期的一段历史片段,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文化。更多关于这座墓葬的精彩故事和发现,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以获取更新和详细信息。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历史奇迹在未来被发掘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