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什么意思
考古发现 2025-04-05 13:01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在每年的公历10月7日至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便迎来了寒露。这一节气反映了气候变化特征,代表着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寒露是深秋的使者,干支历戌月的起始。进入寒露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昼夜温差加大,秋燥明显,晨晚寒意袭人。在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下降,而北方则已步入冬季,霜雪铺地。
星空下的寒露节气,更显季节的转折。“大火星”西沉,标志着盛夏的结束和冬季的临近。中国先民们制定的农耕节气显现其智慧,寒露与重阳节相近,有登高习俗。
历史上,寒露的划分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到现代定气法划分节气,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元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寒露做了生动描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骤降,地面露水更冷,接近凝结成霜。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将寒露分为三候:鸿雁南迁、雀鸟变蛤、菊花开放。每一候都生动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物候的关系。
寒露标志着干支历酉月的结束和戌月的开始。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和气温的逐渐下降,万物逐渐萧索。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谚言,形容露水从初秋的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寒冷的转变。这一时节,也反映出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特点。
在寒露时节,物候现象尤为明显。鸿雁南迁、雀鸟变蛤、菊花开放都是这一节气的鲜明特征。寒露不仅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更是一个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季节。随着寒露的到来,人们也开始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节奏。在这个时节里不妨登高望远、赏菊品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想了解更多关于寒露的知识请持续关注相关频道!
上一篇: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源于什么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