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只剩一只天眼
在全球范围内,到2025年,依然独领风骚、仍在运行的大型单孔径射电望远镜,便是中国的瑰宝——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另一个曾经的巨擘——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的黯然退场。
一、阿雷西博望远镜的落幕
位于波多黎各的传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岁月流转间因年久失修。在2020年12月1日,它未能抵挡时间的侵蚀,发生了结构性坍塌。那曾经巍峨的三个支撑塔断裂,承载着900吨接收平台的它轰然倒下,反射盘遭受严重损毁,宣告了其历史使命的终结。这座自1963年建成以来长期保持着“世界最大单孔径望远镜”头衔的望远镜,最终在2016年被中国的FAST超越。
二、中国FAST的技术独领风骚
灵敏度与性能:中国的FAST,其口径达到了惊人的500米,反射面积是阿雷西博的2.5倍。这使得其探测灵敏度提高了约十倍,具备了全天候观测宇宙的能力。
应用价值:FAST作为目前全球唯一能够持续接收微弱宇宙信号的设备,在脉冲星发现、星际分子探测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每一次观测,都在为我们揭示宇宙的神秘面纱贡献着中国智慧。
三、历史背景的独特对比
阿雷西博望远镜最初是为冷战时期的反导研究而建,后来转为科研用途;而中国的FAST则从设计之初就专注于深空探测,通过独特的主动反射面技术实现了更高的观测精度。如今,全球天文学界都依赖FAST来维持对深空无线电信号的持续监测能力,它的运行状态,已然成为人类对宇宙进程认知的关键。
在宇宙的广袤舞台上,FAST与阿雷西博共同谱写了人类未知的壮丽篇章。而如今,随着阿雷西博的落幕,FAST正独自站在舞台中央,继续着我们人类对宇宙的无尽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