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流量明星 (2)
近年来,央视网对流量明星现象展开了深入,强调艺人必须注重文化素养、专业能力和品德修养的结合。针对部分流量明星存在的“三无”问题——文化缺失、演技空洞以及态度敷衍,央视网连续发表评论并提出尖锐批评。
一、流量明星的“三无”现象
部分流量明星在文化基础方面显得薄弱,频频出现令人尴尬的失误。例如,王一博在直播中将成语写成错别字,周也在直播中读错常用词,赵露思在献礼剧中混淆历史时间。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他们文化素养的质疑。演技空洞化也成为流量明星的一大问题。一些明星依赖“面瘫式表演”,缺乏专业沉淀,仅靠资本推动资源。更有一些明星将流量视为唯一目标,忽视职业操守,如鞠婧祎团队营销“淋雨戏敬业人设”却实际未真实拍摄,引发公众反感。
二、政协委员的呼声
针对这一现象,政协委员们纷纷发声。张凯丽强调,流量明星若缺乏文化底蕴、演技实力和做人准则,注定无法长久立足。她呼吁行业重视演员的综合素质培养,而非仅追求短期流量效应。冯远征则批评某些“顶流”明星以“资深导师”自居,实则专业能力不足,仅靠话题炒作维持热度。
三、央视倡导的行业导向
央视网倡导从“流量为王”转向“价值引领”。它批评部分台湾籍艺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既不明确支持“一个中国”,也不愿放弃内地市场。央视呼吁流量明星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主旋律作品、传播传统文化,而非沉迷于“饭圈”营销。
央视网评的核心观点是,流量明星若仅靠资本包装和粉丝经济“镀金”,终将被市场淘汰。唯有提升专业能力、夯实文化根基、坚守正确价值观,才能在娱乐行业中长期立足。他们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广泛关注,必须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