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曹操平定乌桓的人为什么会没有奖赏?原因
官渡战败后,曹操巧妙布局,逐步占领了青、幽、冀、并四州,再加上原有的兖、徐、雍三州,北方七州基本平定。西凉及幽州的乌桓势力却仍在肆虐。乌桓在首领逝世后愈发嚣张,侵入幽州,杀戮掠夺,无所顾忌。当时,袁绍与曹操正酣战之际,乌桓的威胁尚未引起双方足够的重视。
即使袁绍能腾出手来,恐怕也难以应对乌桓。因为乌桓部队机动性极强,犹如草原上的风,难以捉摸。想当年,袁绍的部将鞠义之所以能够凭借步兵击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关键在于他精心设计的陷阱,如绊马索、拒马桩等,并在公孙瓒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了天罗地网。否则,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怎会轻易败北?
乌桓的情况与公孙瓒截然不同。他们如同散兵游勇,三两成群,各自为战,难以捉摸。袁绍要想对付他们,犹如大象对付老鼠,防不胜防。而曹操则不同,他的重虎豹骑虽然机动性不强,却威力巨大。再加上有雁门骑的行家在手,对付乌桓可谓手到擒来。在对付乌桓的过程中,张辽无疑立下了赫赫战功。
张辽平定乌桓的功绩无人能及,然而他的封赏却仅为寇荡将军,与投靠过来的徐晃、张颌相同。这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张辽并非曹操的老班底出身,曹操在官渡之战前一直在收心养性,对于从其他地方投靠过来的人才十分重视。官渡战后,曹操看到了他们的忠诚和能力,开始提升自己的老班底实力。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可能会让跟随自己的将领感到心寒。因此张辽的封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这乱世之中,曹操的每一步棋都经过深思熟虑。他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用人之长,因此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崛起于群雄之中。他的智慧和胆识让人钦佩不已。他一手平定北方诸患,展现出超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张辽等名将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仍需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