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黄巾屡战屡败的董卓,为何能乱政?
关于董卓的传奇人生,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一提起他的名字,许多人可能会想到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形象,但历史上的董卓,其实并非我们所见的那样。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董卓初登场时,是作为一位被刘关张三人救下的朝廷将领。他对这三位英雄心生感激,然而得知他们只是“白身”后,不禁大失所望,愤然离去。
董卓虽在平定黄巾之乱中屡战屡败,但他的出身背景却不容小觑。他来自当地豪强家族,自小养尊处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家族势力为他铺就了道路,使他有机会被朝廷重用。
董卓的性格放纵任性、粗野凶狠。他敢于独自前往羌人领地游历,凭借强健的体魄和勇武之力,赢得了乡人和羌人的敬畏。他深知羌人对他的畏惧,因此恩威并施,成功拉拢了许多羌人,使他们甘心听从自己的指挥。
随着实力的增强,董卓的野心也在不断增长。西羌问题一直是朝廷的难题,而董卓因平乱有功,被朝廷封为中郎将,逐渐升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尽管他在平定黄巾叛乱时遭遇失败,被革职遭贬,但他在对抗羌人动乱中的震慑力使朝廷不得不重新起用他。
董卓对外作战取得多次胜利,成为了边陲大臣。当时国舅掌权,诛灭宦权的行动展开。何进召各路军阀入宫诛杀宦官,但计划泄露,宦官求情。何进碍于皇后妹妹的意愿,决定不杀宦官。而董卓已带大军进驻京城,趁此机会开始祸乱朝纲。
虽然董卓在黄巾叛乱中表现不佳,但在对抗羌胡时却总能大获全胜。他的野心、势力以及机会的结合,使他最终能够乱政。董卓并非庸人,他的成功也有着必然的原因。
他的故事让人感叹,一个豪强家族的出身、强健的体魄、粗野凶狠的性格以及适当的机遇,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董卓虽在历史上留下了污点,但他的故事仍然引人入胜,让人不禁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