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2万精锐的儒将为什么主动要求裁军?

考古发现 2025-04-22 06:29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风趣网独家报道】晚清乱世,起义烽火连天,清王朝正规军竟不敌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在这危难关头,曾国藩的湘军如横空出世的英雄,从万余人迅速扩充至十二万百战精锐,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手握重兵、战力极强的曾国藩,却作出了令人费解的决定——主动裁军。这不禁让人纳闷,难道他不明白手握兵权的重要性吗?难道他是愚忠吗?

实则不然,曾国藩绝非愚忠之人,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从他弟弟的事件中,就可看出他的聪明与决断。他明白,功高震主之下,必须裁军以保自身及家族的安危。如果不裁军,可能会危及自身及家族的性命,甚至祸及天下。

湘军虽然勇猛,但缺乏群众基础。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的烧杀掳掠,已使其臭名昭著。再加上年事已高的曾国藩,以及缺乏群众支持的湘军,造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既然不能拥兵自重,也不能造反,那么主动裁军便是最好的选择。

曾国藩也意识到他已无法压制手下的骄兵悍将。湘军的作战风格和政策,如破城后的劫掠行为,虽然为军队带来了财富和士气,但也让湘军成为了一台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如果没有战争可打,湘军的将士们会如何发财?如果不能发财,他们又会如何?这不得而知,但至少不会是一个好的结局。

曾国藩主动裁军,不仅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避免被朝廷猜忌和打压,更是为了解除湘军骄兵悍将的潜在威胁。他用太平天国的财富作为遣散费,余威犹存的他,成功地让湘军上下心甘情愿地被遣散。这对于朝廷、曾国藩自己和天下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幸事。一旦战事再起,避免了因湘军的作战风格而引发的灾难。

曾国藩主动裁军的决定展现了他的智慧与远见。他明白权力的双刃剑性质,既能伤人也能伤己。他的决定不仅避免了可能的冲突和灾难,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上一篇:2018年电影大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