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凡人不凡
志愿服务,是普通人用日常行动诠释责任与温情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无数平凡人通过无私的奉献,点亮了社会的希望之光。以下是他们从不同维度展现出的志愿服务的“不平凡”力量:
一、平凡人的不凡选择
张欢欢,一个从钢铁贸易商人转型为公益组织负责人的普通人。她用14年的时间,将志愿服务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新就业群体和困境儿童的常态化项目。她的“双向奔赴的爱”和“伴你童行”等品牌活动,为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群体打造了一个温暖的“第二个家”。而81岁的老党员杨士昌,更是组建了“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带领离退休干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展现出了“夕阳红”的担当。
二、持续性的温暖力量
裘丽萍,通过长期的心理陪伴和疏导,帮助抑郁症患者重建生活的信心,并为其瘫痪的母亲提供日常照料,最终助力陈女士重返社会。而张欢欢一家,更是以家庭联动的形式,通过新就业群体的年夜饭、元宵节的暖“新”活动,传递着温暖。她的儿子张嘉航,在父亲的感染下,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展现了公益传承的力量。
三、特殊时期的志愿精神
在抗疫一线,24岁的志愿者翟帅洁在社区封控期间,连续14天承担物资运输、核酸登记等任务,日均工作超过12小时,以青春的力量守护着1200余户居民的安全。而在另一处,青海西宁的出租车司机王振民,主动加入核酸检测样本运送队伍,与1余名同行共同保障防疫的“生命线”。
四、微小善举的滚烫价值
武汉的志愿者汪勇,在疫情期间组建团队,解决千名医护人员的出行和用餐问题。他的理念是“节省的时间能救更多人,怎么算都是赚的”。还有坚守岗位的快递员胡博,冒着感染风险处理医疗垃圾的垃圾清运司机杨锡平……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凡人英雄”的坚韧。
这些故事,无不展现了志愿服务的真谛:无论职业、年龄或场景,普通人用善意和坚持汇聚成改变社会的磅礴力量。他们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社会的角落,让温暖与希望生生不息。他们的行动,是对责任和温情的最好诠释,也是对社会文明的最好献礼。
更多这样的故事,正在全国各地上演。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在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这就是志愿服务的力量,这就是平凡人的不凡选择,这就是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