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班级的具体事例
魏老师的班里,有个学生在语文期中考试中只考了八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学习,还能考八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继续问“成绩下来了,你有不服气的地方吗?”“有啊,第一道题我会做,但没答对,我不服气。”而后,魏老师让这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学生说“我没有优点。”在魏老师的提醒和启发下,学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优点,从一个找到了十个、二十个……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魏老师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这个学生最终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反思】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教师是怎样对待“后进生”的?在“后进生”的教育上,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不完全赞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观点,但我完全赞同魏老师的“没有不进步的学生”的说法。教师要用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语言,诚心诚意地与学生对话。大多数教师对待“后进生”的通常做法是根本不与之对话,即使对话也多是讽刺挖苦,或干脆对“后进生”采取放弃的态度。在上述案例中,魏老师没有用“你怎么就考八分,废物!猜也能猜八分!”等侮辱性的语言与学生对话,而是通过“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和“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你根本不学习,还能考八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这样的话来激励学生。通过让学生找优点,帮学生找回了自信,激起了学生追求进步、努力进取的愿望。魏老师的谈话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照顾了学生的自尊,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语言的艺术,彰显了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魏老师对“后进生”从“可进步之处”抓起,帮助“后进生”确定学习进步计划,并且坚持长期督促、检查。在学生进步的过程中,还不断帮助学生制定更高一级的、切实可行的进步目标。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几个不愿理发的同学,低着头,脸红红的,趴在桌子上,两个脚在下面不停地来回挪动,显得很不自在,但心里还好像有所抵触。我认为此时还没有达到让他们心甘情愿去理发的效果。于是我接着说“‘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全国最优秀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说给他的学生的。看到这句话时,我第一时间就想说给同学们听,因为我想让咱们的班级也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最优秀的班级,而你们也将会成为全省最优秀的学生。,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咱们班包括我在内的39个人的共同努力!不管过去怎么样,那都已经无法改变,只要咱们有理想、有目标、有走向金字塔的渴望,从这一刻下定决心去改变自己,那么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那么具体我们该怎么去做,才能一步步走到金字塔的顶端呢?答案很明确,就是要从‘头’做起,从我们自身能够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说到这,我发现有两个同学已经明白了我讲话的意思,想要站起来说些什么,却没有勇气。我看时机已到,随即问到“现在想心甘情愿去理发的请起立。”不到1秒钟,刚才想站起来的那个同学就迅速站了起来,随后其他几名同学都站了起来。我没有接着表扬他们,而是又给了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谁不是心甘情愿站起来的,现在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很认真的说到。果然,有两名同学想要坐下,半分钟后,没有人选择坐下,而是站的更直了。这时我说“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几位现在已经做出了改变,想要为班级的进步做出贡献的同学。”这一次的掌声最热烈。目的达到了,各小组组长以及其他同学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随后,我又把全体班干部集合起来,对这次成功的班级管理案例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