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愿望或理想三分钟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我今日分享的题目是“以微光照亮世界的可能”。
小时候,我以为理想应该是如太阳般辉煌耀眼。经历了一次特殊的体验后,我对理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十二岁那年,我在福利院做义工时遇到了一位聋哑女孩。她想画一幅星空,却因无法听到指导而倍感挫败。我耐心地教她调色,陪她画到深夜。当画作完成时,她以无声的拥抱表达感谢,那一刻,我意识到真正的理想不必惊天动地,能够点亮他人生命的光芒,便是最温暖的愿望。
历史上那些改变世界的人,都是从微小的光芒开始。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街头照顾病人时,她的善举逐渐点亮了整个贫民窟的星空;袁隆平院士在试验田里默默耕耘,最终培育出杂交水稻,为世人带来希望。正如冰心所言:“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去年暑假,我发起了一个名为“无声美术馆”的项目,组织大学生教授听障儿童绘画技巧。当我们展出孩子们的作品时,一位母亲激动地告诉我,她终于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并非遥不可及的云端,而是在我们俯身实践的每一刻。就像北斗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他的航天梦,源自于对每个零件精益求精的坚持。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或许我们不能成为光芒四射的太阳,但我们可以成为萤火虫,用自己微弱的光热温暖身边的人;或许我们无法建造高楼大厦,但我们可以成为一块砖石,托起通往未来的阶梯。
在此,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说:愿我们都能怀揣理想,坚定前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挑战,都始终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让我们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听见花开的声音,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用我们的微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