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主动要求从ldquo;天堂rdquo;杭州到贫困山

奇闻异事 2023-11-19 19:58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的好干部并非“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而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

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丘、诸城、莒县五县)任职,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当时的密州是个贫穷山区,经济萧条,文化落后,百姓生活困苦,政府官员的薪俸也很低。这与有“天堂”之称的杭州不啻天壤之别。正如苏轼在《超然台记》一文中所写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

身为地方长官,在杭州时出门是舟楫画舫,住的是画栋雕梁,满目是迷人的湖光山色。而到密州后,出行是车马劳顿,住的是木屋草房。出门所见,尽是桑麻遍野,荒山连绵。而且甫一到任,就遇上天灾,庄稼歉收,盗贼遍地,民间纠纷不断……在此情况下,他这密州的“一把手”也一贫如洗,连粮食都不够吃,每天只吃些枸杞、菊花等野菜充饥。他在《后杞菊赋并叙》中进一步写道做官十九年来,他家中日益贫困,吃穿都不及以往。到密州后,本以为可以吃顿饱饭了,厨房里空空如也,吃的仍令人担忧。于是,他天天在公务之余,跟同僚刘庭式一起,到城边荒废的菜园中挖野菜吃。他们边挖野菜边谈笑风生,日子虽苦,但却苦中有乐。

苏轼为何愿到这穷地方过贫苦生活?这固然不是庸俗的功利观所能解释,他也不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榜自己,而说他有与民同甘共苦的良知和以苦为乐的胸怀,倒比较符合实际。正是在跟百姓同甘共苦中,他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为百姓排忧解难。有一次,他跟刘庭式沿着城墙根挖野菜,忽然在一丛枸杞旁发现一个用包裹裹着的弃婴。他心痛地捡起弃婴,抱回府中抚养,从中更深地了解到百姓生存的艰难。于是他下令州府的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洒涕循城拾弃孩”。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名弃婴。两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时,还把收养弃婴的经验传授给鄂州太守朱寿昌。因当时岳鄂民间有“溺婴”的恶俗,许多婴儿刚生下来就被放到水盆里淹死,出生晚的女孩几乎无一幸免。苏轼建议朱寿昌依法禁止溺婴行为,并在黄州成立一个名为“育儿会”的慈善机构,动员人们捐钱捐米救助婴儿。他虽然囊中羞涩,也给“育儿会”捐了十千钱的善款。

跟百姓一起吃苦受贫,也使苏轼进一步密切了跟群众的关系,更深入地体察百姓疾苦,从而更有效地帮他们战胜灾荒。他刚到密州时,那里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目睹此等惨状,苏轼心急如焚,立即采取积极措施,恤民救灾。他一方面开仓放粮,并将州衙官吏的口粮匀出一部分,为断粮的饥民解燃眉之急;上书丞相韩琦,如实反映当地灾情,要求朝廷选派官员下来视察,体量放税,或给予补助。

在灭蝗中,他亲自出马,带领农民用火烧、深埋等方法铲除蝗害,并动用部分仓米奖励捕蝗有功人员。他还针对当地“盗贼渐炽”的情况,及时作《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书朝廷,对盗贼产生的根源做了精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盗之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密州的灾情基本得到控制,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社会秩序也明显好转。

苏轼还把他的“以苦为乐”思想,提升为极富教益的人生哲理,用以指导自己,影响他人,改善民生。他曾《后杞菊赋并叙》中说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他认为人生在世上,就像手肘一样能伸能曲,所谓贫困、富有、美艳、丑陋,只是相对而言。有的人吃糠咽菜照样白白胖胖,有的人吃山珍海味却瘦骨嶙峋。他以杞菊为食,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花和果实,冬天吃根,照旧快乐健康,说不定还能而长寿呢!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历尽万难而不移其志,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从容地渡过一道道难关,使生命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而作为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闪光的哲理也鼓励人们学习苏轼,不畏贫苦,在艰苦困难中勇往直前,乐观向上地积极生活!

  杨贵妃是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文人骚客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

  曾几何时,长生殿里欢歌笑语,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月下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这段看似纯真的感情是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转瞬之间,洛阳失陷,潼关失守,叛军呈现势如破竹的态势。于是,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逃离京师长安。途至马嵬坡时,六路兵马在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带领下发生哗变,卸下兵器,以表示对杨氏兄妹专权的不满,要求处死杨氏兄妹。

  看到此景,唐玄宗为稳定军心,迫于无奈,只得与杨贵妃诀别,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杨贵妃听玄宗赐她一死,哭成个泪人,跪倒在玄宗面前,苦苦哀求。玄宗凄惨地说“贵妃,我顾不得你了!”杨贵妃见难免一死,便请求玄宗让她到佛殿祈祷后死。玄宗准许,命高力士引贵妃到佛殿。

  历史总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后人在编纂杨贵妃的故事时,为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话说杨贵妃在高力士的带领下,向佛堂走去。她一边走,一边哭,而且回头望一望,希望有奇迹出现,可是她失望了。当她走到头门时,只见门两边卧着两个怒目圆睁的石虎,她凄凉地说道“石虎呀石虎!难道你们也都像圣上一样寡恩少义,冰冷无情?”话音刚落,出现了奇怪的现象,石虎不见了。

  待她走到二门时,看见四个面目狰狞的守门金刚,又说道“金刚呀金刚!难道你们也都像君王前凶恶的臣仆一样狠,和我一个纤弱的孤女过意不去?就没有一点怜人之心,同情我玉环死得冤?”这时,只见4个金刚眼里也被感动得扑簌簌流下串串泪水,不一会儿地上就有一摊水了。更为奇怪的是,金刚一个个扑通倒下了。在贵妃死后,金刚泪水化作一汪清泉,长年不断,这就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四郎泉。

  走到三门,只见大殿上灯明烛亮,香烟缭绕,此情此景,让杨贵妃越发感到凄凉,悲怨一齐涌上心头。她拈香跪倒,磕头祷诉“佛爷呀佛爷!你在此受不尽人间的供果、香烟,独享清闲,有灵何不睁眼看看世间有多少屈和冤?我玉环本也是官家女,十六岁选进宫内伴君王。君王高兴时,曾在长生殿内歌舞共寻欢,月神下明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怎奈渔阳战鼓起,圣上把二十年的恩情全忘完,只顾自己抛玉环……佛爷呀佛爷!想我玉环在人间造孽深重,遭此下场在于天数,死时不能见爹娘,死后无人送纸钱。你若在天有灵,愿我死时天降倾盆雨,冲去我身上的恨与羞,洗去我的仇和冤,清清白白地到阴间。”话音未落,只见殿外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至。

  佛殿内的高力士连连喊道“贵妃娘娘,快些吧!下雨了!”杨贵妃昏昏沉沉地走到佛殿院中,见高力士已在一棵梨树上把白绫系好,此时心中如万剑齐扎,六腑翻动,于是她长叹一声,向马嵬驿方向跪倒说“圣上呀圣上!玉环伴你二十年落得如此下场!”说完,杨贵妃虽有满腔悲愤,但却无从选择,便自缢于梨树。

  一代佳人就此香销玉殒。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生殿美梦就这样被打破了,他们的爱情终究没有禁住考验,可怜的杨贵妃不仅是政治的牺牲品,也是爱情的弱者。

奇事网以上就是苏轼为何主动要求从ldquo;天堂rdquo;杭州到贫困山区任职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