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西林过敏怎么办
奇闻异事 2025-03-06 17:12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来源潇湘晨报近日,长沙天心区的袁芬(化名)女士因着凉引发咳嗽和咳痰的症状。年近六旬的袁女士首先尝试在家自行服用一些药物,但效果不佳。在服药四天后,她出现了异常的过敏反应,舌头肿大,说话含糊不清,还不断流口水。
在自我察觉不对劲后,袁女士立刻前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老年医学科副主任陈伟医师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发现袁女士的舌体明显肿大,伴随口唇和下颌软组织水肿。但她的咽部并无充血水肿,面部及全身皮肤也未见皮疹,且无发热症状。陈伟医师询问了袁女士的病史和用药史后,初步判断是口服“氨苄西林”导致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给予抗过敏治疗后,袁女士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她不解地问:“医生,我以前也服用过‘氨苄西林’,为何这次会过敏?”陈伟医师通过了解患者服药的细节发现,原来这几天袁女士都是用热水送服药物。陈伟医师解释,氨苄西林属于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在高温下可能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增加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机率。在服用此类药物时,特别是颗粒剂型,需要用凉水送服,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
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疹、间质性肾炎,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袁女士的舌体肿胀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过敏现象,属于迟发性过敏反应,容易被忽视。陈伟医师提醒,如果在用药期间或用药后出现严重症状,如皮疹、唇舌肿胀、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救治。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自我药疗时,不仅要了解药物的功效,还需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正确的用药方法不仅能确保药物的有效性,还能降低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对于服用药物后出现任何异常反应,都应及时就医,以免情况恶化。
上一篇:如何迎接全新的2022年 新年寄语传递温暖与希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