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被击碎心肝被炒食徐锡麟为何死得如此惨
《十月围城背后的故事:徐锡麟的斩首行动与清末革命的暗涌》
电影《十月围城》虽引起人们对清末革命的关注,但其内容与史实有所出入。实际上,清廷并未派杀手刺杀过革命党,反而是革命党对清廷高官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爆发式袭击。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壮举。
徐锡麟,举人出身,曾留学日本,后加入光复会,人称“光汉子”。他通过表伯俞廉三的关系,获得了安徽巡抚恩铭的重用,掌握了武装力量。与此他与秋瑾在安徽和浙江分头准备举义。
1907年,徐锡麟得知起义风声可能泄露,决定率先起事。在安徽巡抚恩铭的毕业典礼上,他发动突然袭击,其他学生也抢夺军械,会场一片混乱。尽管恩铭被刺身亡,但清军人马迅速赶到,徐锡麟的起义仅四小时便告失败。
恩铭大人作为清末开明官员之一,将徐锡麟视为自己人并委以重任。徐锡麟却策划了这场刺杀行动。对此,恩铭若地下有知,恐怕会感叹自己的遭遇。徐锡麟之所以决定刺杀恩铭,是因为他认为排满灭清是公义,私交不能胜过公义。即使恩铭待他不薄,他仍决定行动。
在被审讯过程中,徐锡麟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刺杀恩铭时,他坦然回答:“恩铭待我不薄是私交,我之刺他是排满公义。”面对残酷的刑罚,他毫不畏惧,甚至在被凌迟处死时仍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态度。据说他的睾丸被击碎、心肝被挖出炒食。这种酷刑的执行源于恩铭亲兵的报复心理。据说在徐锡麟死后,恩铭的亲兵甚至将其心肝挖出烹酒炒食以示仇恨。但实际上在清末实行新政后凌迟等刑罚已被废除但在这次事件中却被重新实施。尽管如此徐锡麟的死仍然被视为革命英雄的伟大牺牲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更多关于清末革命的故事请关注奇事网频道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