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来临,腹泻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消化内科的专家指出,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有时我们可能会在餐桌上稍微放纵,或是品尝了隔夜的佳肴,之后就可能引发腹泻。
腹泻的情况何时需要就医?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黄卫医生表示,如果出现又吐又拉的症状,那就必须前往医院。这种情况通常起病急,大便量多且呈水样,有时还伴有腹痛,严重的甚至会有发热。对于那些有明显发热症状的腹泻,医院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我们只出现了轻微的腹泻,没有伴随口干、心慌、心跳等脱水的症状,且腹泻的次数和量并未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可以在家自行处理。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来应对,但也不能忽视腹泻的严重性。曾经有一位壮年男子因为腹泻脱水引发休克,多器官受损,经历了三四个月的住院治疗。
在家护理腹泻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黄卫医生建议,首先要多喝水,补充电解质。可以去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在饮食上,需要避免粗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腹泻的症状。鱼、蛋、肉等蛋白质和脂类食物在腹泻时也最好避免食用,因为它们需要特定的肠道条件进行消化和吸收。当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使用。不建议患者自己在家使用止泻药。因为腹泻其实是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帮助排出毒素和细菌。滥用止泻药可能会抑制肠道的正常分泌,导致细菌和病毒无法排出,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对待腹泻,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但也不必过于惊慌。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顺利康复。但如若出现严重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