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大芳是谁
茅大芳名誧,字茅大方,扬州泰兴人士,其学识渊博,才情横溢,年少时便以诗歌闻名天下。有人曾作诗赞美他:“陆机此日能为赋,贾谊何时复著书。”
茅大方的生平事迹在史籍中有详细记载。洪武年间,他以儒士身份被征辟为淮南学官,后在考绩中表现出色,被太祖召见并赞赏,随后擢升为秦府右长史。他以此为荣,更加发奋,尽心尽力地辅佐秦愍王,甚至把自己的堂宅命名为“希董堂”,以表达自己对董仲舒的仰慕之情。方孝孺曾为其作纪,称赞他志向远大,品格高尚。后来建文即位,他更是被擢升为右副都御史。
当“清难”兵起,燕兵初渡淮河时,茅大方寄诗给淮南守将梅殷,希望他能像汉丞相萧何、伏波将军马援那样建功立业。诗中言辞激烈,情感深沉,闻者无不为之壮怀激烈。然而在建文四年,朱棣兵破南京称帝后,茅大方因赠诗之事被捕入狱。面对责问,他坚贞不屈,与其子道顺、文生等一同被处死。
茅大方的著作丰富,据《明史·艺文志》载,有《茅大芳集》五卷。今天所见的是清抄本,由他的邑人吏部侍郎储■始辑其遗集,并以希董为名。嘉靖年间,都御史刘梅国将其诗文授于邑令朱■,使之为之刊行,名为《希董先生遗集》。
茅氏的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忠孝等正统思想十分严重。他的作品中处处表现出对儒家道德的推崇和说教。在诗歌中,他表白自己对皇家的忠诚和随着时光流逝对皇家的一片丹心。在《宝忠堂记》这篇文章中,他阐发了关于忠的见解,认为尽忠比地位更加可贵。
茅大方还重视仁义的说教。他认为仁义是解决政治问题的不二法门。他的这种思想在《跋卞庄子刺虎图》一文中有深刻的阐述。茅大方的思想虽然有时显得迂腐可笑,但他在诗歌和道德方面的造诣却是不容忽视的。他的诗歌充满激情,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