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才子阮大铖一出戏为何写了八年?

奇闻异事 2025-03-11 21:27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徐乾学,不仅是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更是个实实在在的吃货。每日上早朝,他总会先来一顿丰盛的早餐:实心馒头50个,黄雀50只,鸡蛋50个,还有酒10壶。这食量,简直如同饿鬼转世。寻常人吃下这些馒头已是足够,但他却还要加上那么多的黄雀和鸡蛋,酒也是一杯接一杯,其食量之大,简直是人间罕见。

同样让人惊掉下巴的,还有那位闽浙总督孙尔淮。他在福建兴利除弊,政绩卓著。有次到泉州阅兵,当地官员准备的饭菜更是让人目瞪口呆:馒头100个,花卷100个,还有一品锅内的双鸡双鸭。他毫不客气地一扫而光,吃完还感慨万分:“我巡阅两省,唯有今日泉州,才算吃了个饱饭。”

为何历史上被记录的能吃者大多是官员而非百姓呢?我想这并不是因为官员和百姓的食量有差异,而是因为吃得起吃不起的问题。清代官场黑暗,官员们公款吃喝成风。比如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记载的陕西督粮道时的情景,每有官员过境,都是宴席摆得满满当当,上席必有燕窝烧烤,中席也是鱼翅海参。这样的挥霍无度,掏的是国家的口袋,官员们的肚皮自然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清代的“陋规”制度盛行,使得官员的收入极其丰厚。就像那位江西巡抚白潢向皇帝汇报的“陋规”,仅仅是五项收入就已经相当可观。其他有贪心的官员每年的“陋规”收入更是无法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算是吃自家的,一天二三十斤猪肉、百把鸡蛋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到底,这些官场中的吃货,他们的肚皮都是用民脂民膏撑大的。他们的食量之所以如此惊人,不是因为他们是铁胃铜肠,而是因为他们是剥削人民的贪婪之徒。他们的每一次大吃大喝,都是对民脂民膏的挥霍和浪费,都是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这样的官场风气,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上一篇:阴茎背部神经敏感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